女性,11岁,头痛3年,加重3个月。CT平扫示小脑蚓部一圆形略高密度肿块,边界尚清楚,第四脑室受压向前移位,增强扫描后肿块明显强化。

肿块切除后镜检如图所示:瘤细胞小,圆形或椭圆形,深染,胞浆少,核分裂多见,可见假菊形团。可能的诊断是 ( )

A: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 B:小脑蚓部恶性淋巴瘤 C:小脑蚓部室管膜瘤 D:小脑蚓部转移癌 E:小脑蚓部转移性恶黑

女性,44岁,耳鸣,头痛3年。CT示小脑桥脑角可见一圆形肿块,并有明显强化,相应侧的桥小脑角池增宽,内听道口扩大。

术后肿块大体如图所示,镜检如图所示,应诊断为 ( )

A:脑膜瘤 B:垂体瘤 C:听神经瘤 D:三叉神经瘤 E:室管膜瘤

患者,女,55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6年。触诊肿块界线清楚,活动,约4cmx5cm大小,表面呈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粘连

如果肿块近期增长加快,并出现疼痛,瘤体固定等征象,则应考虑诊断为

A:皮脂腺囊肿恶变 B:恶性混合瘤 C:混合瘤恶变 D:转移癌 E:腺淋巴瘤恶变

女性,58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7年。触诊肿块界线清楚,活动,约6cmx4.5cmx3cm大小,表面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粘连。

如果肿块近期增长加快,并出现疼痛,瘤体固定等征象,则应考虑诊断为

A:多形性腺瘤恶变 B:黏液表皮样癌 C:腺淋巴瘤恶变 D:转移癌 E:腺样囊性癌

某女性患者,55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6年。触诊肿块界线清楚,活动,约4cm×5cm大小,表面呈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黏连。

如果肿块近期增长加快,并出现疼痛、瘤体固定等征象,则应考虑诊断为

A:皮脂腺囊肿恶变 B:恶性多形性腺瘤 C:多形性腺瘤恶变 D:转移癌 E:腺淋巴瘤恶变

某男性患者,39岁,无意中发现左上颈部肿块,触诊中等硬度,直径约4cm,可推动,无其他特殊不适感。

关于颈部肿块的性质,其中哪一项描述是不正确的

A:颈部肿块中80%是肿瘤 B:颈部肿瘤中80%为恶性肿瘤 C:颈部恶性肿瘤中80%为淋巴结转移癌 D:颈部转移癌的原发部位80%发生在锁骨上 E:在颈部肿块中,病程可作为参考,一般7天为炎症、7个月为肿瘤、7年为先天性疾病 F:颈部肿块中80%为炎症所致

某男性患者,39岁,无意中发现左上颈部肿块,触诊中等硬度,直径约4cm,可推动,无其他特殊不适感。

为了明确肿块性质,在临床检查过程中,哪项检查原则上可最先不考虑

A:B超 B:CT或MRI C:如怀疑为颈动脉体瘤应行DSA以鉴别 D:内镜检查,了解鼻、鼻窦、鼻咽、口咽、舌根、喉与下咽有无肿瘤 E:颈部肿块细胞学检查 F:颈部肿块切开活检

某男性患者,39岁,无意中发现左上颈部肿块,触诊中等硬度,直径约4cm,可推动,无其他特殊不适感。

关于颈部肿块的性质,其中哪一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颈部肿块中80%是肿瘤 B:颈部肿瘤中80%为恶性肿瘤 C:颈部恶性肿瘤中80%为淋巴结转移癌 D:颈部转移癌的原发部位80%发生在锁骨上 E:在颈部肿块中,病程可作为参考,一般7天为炎症、7个月为肿瘤、7年为先天性疾病 F:颈部肿块中80%为炎症所致

某女,56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6年。触诊肿块界线清楚,活动,约4cm×5cm大小,表面呈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黏连。

如果肿块近期增长加快,并出现疼痛、瘤体固定等征象,则应考虑诊断为

A:皮脂腺囊肿恶变 B:恶性多形性腺瘤 C:多形性腺瘤恶变 D:转移癌 E:腺淋巴瘤恶变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