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婴儿,出生后未进行任何免疫接种,半岁时出现持续低热,咳嗽并渐进性加重而死亡。尸检,见右肺上叶下部近胸膜处有一直径1.2cm的灰黄色炎性实变灶,肺门处淋巴结肿大。
该病的病变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点 ( )
A:原发病灶多在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B:病灶X线下呈哑铃形 C:典型病变为:肺原发灶,相应的结核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D:大部分婴幼儿会发生肺内播散或全身播散 E:一般情况下临床症状轻微
患者男,47岁,因“右胸疼痛,胸闷10 d”来诊。患者3个月前曾因发热(体温最高39 ℃),咳脓痰而在外院就诊,当时诊断为“右下肺炎,右胸少量积液”,经应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好转,未再就医,但其后仍时有低热,食欲减退,乏力。查体:T 37.2 ℃,R 25 次/min,P 80次/min, BP 120/70 mmHg。慢性病容,HR 82次/min,律齐。右侧胸壁肋间隙变窄,未及胸壁肿物;右中下肺野听诊呼吸音低,叩诊呈浊音;余无特殊。
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胸部X线:右中下肺野,外带高密度影。胸部CT:右侧胸腔占位,增厚的脏,壁层胸膜(厚度均在1 cm以上)间有低密度液性包裹区,且其外带弧度和胸壁吻合;右肺受挤压,部分实变。心电图正常。)
A:肺脓肿 B:肺肿瘤 C:肺不张,实变 D:胸壁(膜)肿瘤 E:畸胎瘤 F:慢性脓胸
患者男,12岁。自幼发绀,杵状指。查体左上肺可闻及2级收缩期杂音。胸部X线片示左上叶前段可见密度不均匀的片状实变影,其内侧可见两条粗大血管影与肺门相连。胸部增强CT可见扩张的血管囊和与之相连的血管。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节病 B:肺肿瘤 C:左上叶前段肺动静脉瘘 D:特发性左肺动脉扩张 E:左肺静脉曲张
患者男,12岁。自幼发绀,杵状指。查体左上肺可闻及2级收缩期杂音。胸部X线片示左上叶前段可见密度不均匀的片状实变影,其内侧可见两条粗大血管影与肺门相连。胸部增强CT可见扩张的血管囊和与之相连的血管。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节病 B:肺肿瘤 C:左上叶前段肺动静脉瘘 D:特发性左肺动脉扩张 E:左肺静脉曲张
男性,49岁。发热,咳嗽2周,咯血2天。查体:右上肺叩浊,呼吸音低,闻及湿啰音。X线胸片示右肺上叶实变伴空洞形成,空洞直径约2.5cm,洞壁光整,未见液平。
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明确诊断
A:CT B:经皮肺穿刺活检 C: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D:MRI E:彩色超声显像
患者,男性,59岁。低热,咳嗽近1个月,痰少,白色黏痰,偶有黄痰,伴胸闷。1天来出现咯血就诊,每日约60ml,体检:左上肺叩诊浊音,呼吸音低,可闻及湿啰音。X线胸片示左肺上叶实变伴空洞形成,空洞直径约2.8cm,洞壁光整,未见液平。
若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下列检查最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是
A:CT B:经皮肺穿刺活检 C: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活检 D:MRI E:彩色B超
某男,48岁。发热咳嗽1个月,痰少,偶为黄痰,3天来出现咯血,满口鲜血,每日约60ml,查体:右上肺叩浊,呼吸音低,可闻及湿啰音,肺CT示右肺上叶实变伴空洞形成,空洞直径约2.5cm,洞壁光滑,未见液平。
患者咯血加重,24小时咯血量超过600ml,处理咯血的重点和原则是
A:立即予垂体后叶素静滴止血 B:健侧卧位 C:患侧卧位 D:平卧位 E:保证有效血容量,必要时输血 F:行纤维支气管镜明确出血部位 G:行肺增强CT检查 H:保持气道通畅和防止气道填塞 I:坐位 J:必要时可行支气管动脉栓塞 K:加强抗结核力度
某男,49岁。发热、咳嗽近2周,痰少,色偶黄,伴胸闷。2天来出现咯血就诊,多为满口鲜血,每日约50ml,体检:右上肺叩浊,呼吸音低,闻及湿啰音。胸片示右肺上叶实变伴空洞形成,空洞直径约2.5cm,洞壁光整,未见液平
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明确诊断
A:CT B:经皮肺穿刺活检 C: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D:MRI E:彩色超声显像
肺内炎性实变,下列哪种CT表现提示有可能是肺癌引起的( )
A:炎性实变呈圆形或结节状 B:有支气管气相 C:静脉注射有增强 D:静脉注射不增强 E:支气管狭窄或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