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5岁,因“反复胸闷,气促1年余,加重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3d”来诊。考虑急性左心衰竭。拟行中心静脉置管,以监测中心静脉压。

关于中心静脉置管的指征,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接受胃肠外营养 B:需接受大量,快速输血和补液 C:抗生素治疗需静脉给药 D:放置临时起搏器 E:需长期补液,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者 F:需要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男性,56岁。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年,2小时前出现胸骨后持续剧烈疼痛伴大汗来诊。体格检查:血压90/60mmHg,脉搏106次/分,心音低,律齐。尿比重1.024,中央静脉压3cmH0,心电图I2,I3,aVF导联ST段抬高0.1~0.4mV。

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1个月后再次胸痛,随深呼吸加剧,查体:体温37.8℃,有心包摩擦音,心电图除胸前导联Q波外,各导联均有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胸片示心影增大,右胸腔少量积液,肺纹理增强。血沉增快,CPK正常,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再发心梗 B:肺梗死 C:心梗后综合征 D:结核性心包炎,胸膜炎 E:大叶性肺炎合并胸膜炎

某男性患者,66岁,既往有高血压、心脏病病史,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入院,经输血、输液后,测中心静脉压22cmHO,血压70/50mmHg。

引起中心静脉压升高的原因除心脏因素外,还有

A:快速输注去甲肾上腺素 B:支气管痉挛 C:缺氧 D:张力性气胸 E:以上均可以

颅骨侧位片从颅中窝迂曲上行、在冠状缝后分为两支的血管压迹是

A:脑膜中静脉压迹 B:板障静脉压迹 C:导静脉压迹 D:脑膜中动脉压迹 E:板障动脉压迹

某男性患者,65岁,既往有高血压心脏病史,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入院,经输血输液后,测中心静脉压22cmHO,血压70/50mmHg。

引起中心静脉压升高的原因除心脏因素外,还有

A:快速输注去甲肾上腺素 B:支气管痉挛 C:缺氧 D:张力性气胸 E:腹内压增高 F:肺栓塞

某男性患者,57岁,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年,2小时前出现胸骨后持续剧烈疼痛伴大汗来诊。体格检查:血压90/60mmHg,脉搏106次/分,心音低,律齐。尿比重1.024,中央静脉压3cmH0,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1~0.4mV。

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1个月后再次胸痛,随深呼吸加剧,查体:体温37.8℃,有心包摩擦音,心电图除胸前导联Q波外,各导联均有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胸片示心影增大,右胸腔少量积液,肺纹理增强。血沉增快,CPK正常,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再发心梗 B:肺梗死 C:心梗后综合征 D:结核性心包炎,胸膜炎 E:大叶性肺炎合并胸膜炎

某男性患者,37岁,身高171cm,体重70kg,25天前行"二尖瓣置换术"。因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再入院,心率110次/分,血压110/60mmHg,中心静脉压10cmHO,脉搏血氧饱和度92%。术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急性左心衰竭、肺动脉__、心房颤动、心功能Ⅳ级。心外科准备直接从急诊入手术室再行"二尖瓣置换术"。

手术结束后关胸,患者心率110次/分、平均动脉压67mmHg,中心静脉压4cmHO,脉搏血氧饱和度100%,Hb70g/L,哪项处理最为适宜

A:适度降心率 B:保持现在状况不变 C:适度输浓缩红细胞 D:适度输血降心率 E:加大镇静、镇痛

颅骨侧位片从颅中窝迂曲上行、在冠状缝后分为两支的血管压迹是( )

A:脑膜中静脉压迹 B:板障静脉压迹 C:导静脉压迹 D:脑膜中动脉压迹 E:板障动脉压迹

颅骨侧位片从颅中窝迂曲上行、在冠状缝后分为两支的血管压迹是()

A:脑膜中静脉压迹 B:板障静脉压迹 C:导静脉压迹 D:脑膜中动脉压迹 E:板障动脉压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