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9岁,肾透明细胞癌术后3年复查发现右下肺外带直径2cm球形病灶,边界清
如果肺部病变为孤立性,身体其他部位未见异常病灶,如何处理更合理
A:肺部病灶放疗 B:丁干扰素治疗 C:右下肺叶切除 D:右全肺切除 E:右肺病灶切除
患者女,64岁。因“痰中带血2个月”就诊。胸部CT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下一步治疗方案,正确的是(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A:术后定期随诊,每3个月复查胸LDCT及肿瘤标志物等; B:术后1个月左右进行辅助化疗 C:术后1个月左右辅助放疗 D:术后辅助化放疗 E:中药及免疫支持治疗
男性,40岁。体检发现右上肺2.5cmx3cm球形病灶。既往体健,3年前X线透视未报告肺部有病变。无吸烟及饮酒嗜好。
病灶分层摄片,下列哪组征象有助于结核球的诊断
A:病灶边界清楚,密度不均,有散在卫星灶 B:有胸膜凹陷征 C:病灶周围较多纤维化病灶 D:肺门有钙化淋巴结 E:水平裂略有上移
男性,40岁。体检发现右上肺2.5cmx3cm球形病灶。既往体健,3年前X线透视未报告肺部有病变。无吸烟及饮酒嗜好。
病灶分层摄片,下列哪组征象有助于结核球的诊断
A:病灶边界清楚,密度不均,有散在卫星灶 B:有胸膜凹陷征 C:病灶周围较多纤维化病灶 D:肺门有钙化淋巴结 E:水平裂略有上移
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总之,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有利于对微腺瘤的诊断。
下面对垂体微腺瘤的CT放大动态扫描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B: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 C:在晚期阶段,微腺瘤皆为高密度病灶 D: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 E: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
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总之,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有利于对微腺瘤的诊断。
以下对垂体微腺瘤的CT放大动态扫描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B: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 C:在晚期阶段,微腺瘤皆为高密度病灶 D: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 E: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
某小学班主任采用行为观察和评定的方法,用自己班上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加入少先队对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的影响。行为评定时,最先入队的几个学生所有项目评分都高。
老师采用的观察是
A:自然观察 B:模拟观察 C:参与观察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某男性患者,41岁,体检发现右上肺2.5cm×3cm球形病灶。既往体健,3年前X线透视未报告肺部有病变。无吸烟及饮酒嗜好。
病灶分层摄片,下列哪组征象有助于结核球的诊断
A:病灶边界清楚,密度不均,有散在卫星灶 B:有胸膜凹陷征 C:病灶周围较多纤维化病灶 D:肺门有钙化淋巴结 E:水平裂略有上移
某男性患者,41岁,体检发现右上肺2.5cm×3cm球形病灶。既往体健,3年前X线透视未报告肺部有病变。无吸烟及饮酒嗜好。
病灶分层摄片,以下哪组征象有助于结核球的诊断
A:病灶边界清楚,密度不均,有散在卫星灶 B:有胸膜凹陷征 C:病灶周围较多纤维化病灶 D:肺门有钙化淋巴结 E:水平裂略有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