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6岁。身高1.68m,体重126kg。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拟行胆总管探察术。病人既往有8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2年前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术前检查血压185/110mmHg,心率68bpm,ECG示不正常ST段,T波改变。查体发现病人颈短粗,下颌及颈部脂肪赘积,气管触摸不清,椎体及椎间隙触摸不清。预计可能发生气管插管或硬膜外穿刺困难。
术中下列哪项监测,可暂不施行 ( )
A:ECG,血压,心率 B:血气分析 C:SpO
,ETCO
D:肌松 E:体温
男性,29岁。阵发性心悸2年,每次突然发生,持续30分钟至1小时不等。查体:心率200次/分,律齐,ECG示QRS波形正常,P波不能明确观察到。
下列哪项有利于该心律失常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A:心室率160次/分 B:心电图QRS波宽大畸形 C:过去发现室性期前收缩 D:心脏增大 E:心电图有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
男性,29岁。阵发性心悸2年,每次突然发生,持续30分钟至1小时不等。查体:心率200次/分,律齐,ECG示QRS波形正常,P波不能明确观察到。
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有意义的是
A:心率>160次/分 B:颈动脉窦按摩能增加房室传导阻滞 C:颈动脉窦按摩使心率突然减慢 D:颈动脉窦按摩时心率逐渐减慢,停止后心率复原 E:心律绝对规则
男性,30岁,阵发性心悸2年,每次突然发生,持续30分钟~1小时不等,查体心率200次/分,律齐,ECG示QRS波形正常,P波不能明确观察到。
下列哪项有利于该心律失常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A:心室率160次/分 B:心电图QRS波宽大畸形 C:过去发现室性期前收缩 D:心脏增大 E:心电图有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
男性,30岁,阵发性心悸2年,每次突然发生,持续30分钟~1小时不等,查体心率200次/分,律齐,ECG示QRS波形正常,P波不能明确观察到。
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有意义的是
A:心率>160次/分 B:颈动脉窦按摩能增加房室传导阻滞 C:颈动脉窦按摩使心率突然减慢 D:颈动脉窦按摩时心率逐渐减慢,停止后心率复原 E:心律绝对规则
关于回顾性心电门控叙述错误的是()
A:心电图采集与CT扫描先后进行 B:心脏解剖数据与搏动资料同步 C:可任意选取重建时相 D:可获取不同时相的图像 E:当心率较快、心律不齐时冠脉CTA可采用该技术
关于心脏门控成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瞻性ECG触发是在预先设定的心电时相扫描 B:回顾性ECG门控采用螺旋扫描采集心脏容积数据 C:单扇区重建的时间分辨力高于多扇区重建 D:数据采集的时间分辨率影响心脏成像的质量 E:心脏成像采用半重建技术进行图像重检
关于心电门控螺旋扫描的描述,错误的是()
A: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序列的优点是受检者的辐射剂量较小 B: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序列的缺点是无法准确选择心率复查、不规则患者的扫描时机 C: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序列会遗漏重要的解剖结构 D: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序列可做心脏功能的评价检查 E: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序列只在R-R间期触发扫描
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CT扫描,叙述正确的是()
A:X线管球连续曝光 B:检查床匀速运动 C:扫描时间长 D:辐射剂量小 E:可做心功能评价
关于心脏门控成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瞻性ECG触发是在预先设定的心电时相扫描 B:回顾性ECG门控采用螺旋扫描采集心脏容积数据 C:单扇区重建的时间分辨率高于多扇区重建 D:数据采集的时间分辨率影响心脏成像的质量 E:心脏成像采用半重建技术进行图像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