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养支持,叙述正确的有
A:营养支持可避免饥饿,尽可能减少蛋白质-能量负平衡和肌肉消耗 B:维持组织功能,尤其是肝,免疫系统,骨骼肌与呼吸肌功能 C:有利于ICU治疗后的恢复 D:新的资料证明,一些特殊营养物质对应激期代谢变化与器官功能有调节作用 E: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
患儿男,1岁,因“口腔黏膜糜烂1周,外周血常规异常4d”入PICU。查体:体重11kg。外院骨髓穿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入PICU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消化道出血。入院后予机械通气呼吸支持。
关于入院后营养支持方案,叙述正确的有
A:入院后即可开始 B: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24~48h开始 C: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48~72h开始 D:首选经鼻胃管肠内喂养(EN) E:首选肠外营养方案(PN) F:首选PN+EN方案
患儿男,4岁,6个月时因“肠缺血坏死”行小肠切除术,剩余小肠35cm,后间断行营养支持。此次入院,患儿体重11.5kg(低于正常均值30%),身高90cm(低于正常均值),腹部皮褶厚度0.3cm,皮肤略苍白,肌张力减低,精神萎靡。
给予该患儿行营养支持,不正确的是
A:热量从60kcal·kg-1·d-1开始逐渐增加 B:蛋白质从2g·kg-1·d-1开始逐渐增加 C:脂肪从1g·kg-1·d-1开始逐渐增加 D:热量需立即补足,以免营养状况继续恶化 E:肠内营养支持无法满足需求时需联合肠外营养支持
患者男,35岁,因车祸外伤急诊入院。患者入院时处于低容量休克状态,脉搏120次/min,呼吸35次/min,血压70/40mmHg。既往营养状况良好。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左下肢骨折,骨盆骨折,严重颅脑损伤。CT检查闭合性脑挫伤,脾破裂,腹腔积血。经过积极输血,抗休克处理后,血压升至100/50mmHg。患者急诊行剖腹探查+脾切除术。术中发现胰腺挫伤,行胰周,腹腔引流术。
关于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描述正确的是
A:患者既往营养状况良好,1周内暂不考虑营养支持 B:患者为危重患者,待内稳态,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后,即以30kcal/kg给予营养支持 C:患者为危重患者,待内稳态,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后,即以15~20kcal/kg给予营养支持 D:待病情许可后,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 E:维持血糖水平10.0~11.1mmol/L F:控制血糖水平<8.3mmol/L
钱先生,68岁。脑血管意外一周转入本院,消瘦,嗜睡。营养指标检测发现:清蛋白26g/L,转铁蛋白1.8g/L。病人无消化道出血和肠道感染,既往除高血压外无其他疾病史。
此时对该病人的营养支持应首选
A:口服流质 B:置管行肠内营养 C:肠外营养 D:肠内营养+肠外营养,以肠外为主 E:先治疗原发病再考虑营养支持
结缔组织可分为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和淋巴,具有连接、支持、营养、运输、保护等多种功能。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脂肪组织为机体的活动贮存和提供能量 B: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 C:网状组织的主要特征是纤维丰富致密 D: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构成 E:致密结缔组织以胶原纤维为主体
结缔组织可分为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和淋巴,具有连接、支持、营养、运输、保护等多种功能。
关于固有结缔组织叙述错误的是
A: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 B:疏松结缔组织特点是纤维排列稀疏,在体内分布广泛 C:网状组织是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的基本组织成分 D:脂肪组织是一种以纤维细胞为其主要成分的结缔组织 E:疏松结缔组织有连接、支持、传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以及防御等功能
当前的营养支持方式有()。
A:肠内营养 B:肠外营养 C: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 D:混合营养
关于营养支持,叙述正确的有()
A:营养支持可避免饥饿,尽可能减少蛋白质-能量负平衡和肌肉消耗 B:维持组织功能,尤其是肝、免疫系统、骨骼肌与呼吸肌功能 C:有利于ICU治疗后的恢复 D:新的资料证明,一些特殊营养物质对应激期代谢变化与器官功能有调节作用 E: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