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摄影用胶片可分为:①感蓝胶片:其吸收光谱的峰值在420nm。主要为标准感度的通用型胶片,适用于一般摄影中的大部分,性能适中,低灰雾高对比,可使骨骼、空气和造影剂之间对比增强。②感绿胶片(扁平颗粒胶片):其吸收光谱的峰值在550nm。它是将三维卤化银颗粒切割成扁平状,以预期的方式排列,并在乳剂中加入了一层防荧光交叠效应的染料。③乳腺摄影用胶片:是一种高分辨率、高对比、对绿色光敏感的乳腺专用胶片。④高清晰度摄影用胶片:是一种高分辨率、高对比度胶片。特别适用于要求提供高清晰的图像、显示组织微细结构信息的四肢摄影。
关于感蓝胶片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医用胶片不属于银盐感光材料 B:感蓝胶片也称色盲片 C:可与任何增感屏配合使用 D:可用于乳腺摄影 E:灰雾度高
X线胶片相对感度的计算,最简便的方法是产生密度1.0(Dmin+1.0)的胶片A的曝光量对数(lgEA)与胶片B曝光量对数(lgEB)之差的反对数值乘以100。现有四种胶片A、B、C、D产生密度1.0所需曝光量的对数值分别为0.7、0.55、0.4、0.10(已知
)
胶片D对胶片A的相对感度为
A:300 B:200 C:120 D:400 E:150
X线对三维空间的被照体进行照射,形成载有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此阶段信息形成的质与量,取决于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和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等。将不均匀的X线强度分布,通过增感屏转换为二维的荧光强度分布,再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分布(潜影形成);经显影加工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密度的分布。此阶段的信息传递转换功能取决于荧光体特性、胶片特性及显影加工条件。此阶段是把不可见的X线信息影像转换成可见密度影像的中心环节。
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所形成的对比度称为
A:胶片对比度 B:X线对比度 C:物体对比度 D:光学对比度 E:人工对比度
头颅摄影要求屏,片体系感度为400,此项内容归属于()。
A:诊断学要求标准 B:体位显示标准 C:成像技术标准 D:受检者剂量标准 E:影像密度标准
头颅摄影要求屏,片体系感度为400,此项内容归属于()。
A:诊断学要求标准 B:体位显示标准 C:成像技术标准 D:受检者剂量标准 E:影像密度标准
头颅摄影要求屏,片体系感度为400,此项内容归属于()
A:诊断学要求标准 B:体位显示标准 C:成像技术标准 D:受检者剂量标准 E:影像密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