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5岁,体重110kg,身高170cm,打鼾病史多年。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用常规剂量丙泊酚(异丙酚)+维库溴铵+芬太尼;术中维持采用异氟烷(异氟醚)+氧化亚氮吸入。2h手术未加用肌松药和芬太尼。术毕停用异氟烷(异氟醚)和氧化亚氮,给予常规剂量肌松拮抗药,2min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由于气管导管不能耐受,遂拔除气管导管。但随即出现严重的打鼾声,并且氧饱和度有下降的趋势。
病人出现这一情况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舌后坠 B:误吸 C:肌松药残余作用 D:氧化亚氮所致通气弥散障碍 E:外科原因
女性病人,57岁。因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以1.5%的异氟烷维持麻醉,辅助小剂量芬太尼。手术进行到1小时后病人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将异氟烷的浓度升至2%,效果不良。
该病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最可能的原因为 ( )
A:缺氧 B:镇痛药剂量不够 C:麻醉过浅 D:恶性高热 E:二氧化碳蓄积
女性,29岁,平素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局麻下行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局部注入利多卡因300mg加肾上腺素后约6分钟,病人突然出现眩晕,寒战,四肢抽搐,继而呼吸减慢,血压下降,心率缓慢。
避免该病人出现上述并发症的措施是
A:控制药物剂量 B:减慢注药速度 C:降低药物浓度 D:注药前回抽 E:提高病人的耐受能力
有害程度与受照剂量的大小无关的是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确定性效应 D:随机性效应 E:遗传效应
病人,男,23岁,头痛,失眠。1周后表现话多,兴奋,说自己要当皇帝、__。入院检查发现,意识清晰,兴奋,言语动作增多,音连意连,夸大妄想,无自知力。入院后用碳酸锂与小量氯丙嗪治疗,症状迅速好转。病人出院1个月后,又开始头痛,从阵发性逐渐变成持续性,有时头痛剧烈,难以忍受,有呕吐。曾有一次突然倒地,意识丧失。病人整日卧床不起,反应迟钝,言语动作明显减少,情感淡漠,意识减退,再次入院
如果病人的CT检查发现第三脑室内有3cm×4cm大小的阴影,下面不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B: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精神症状剂量要大 C:可能通过降低颅内压达到镇静效果 D:尽可能小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E: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不宜时间过长
有害程度与受照剂量的大小无关的是()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确定性效应 D:随机性效应 E:遗传效应
能真实反映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监测手段是:()
A:工作场所监测 B:个人剂量监测 C:环境监测 D:表面污染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