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出生10 d,因“脐部有分泌物5 d”来诊。查体:脐部可见黏膜中央部有一窦孔,有分泌物。血常规:WBC 15x10/L,淋巴细胞0.6,中性粒细胞0.4。

手术可见脐部及回肠有一通道,约5 cm,光镜下,黏膜均为肠黏膜,另部分肠黏膜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肠炎 B:脐尿瘘 C:脐囊肿 D:肠溃疡 E:脐肠瘘

病历摘要:男,28岁,已婚,有不洁性生活史,尿道轻度不适,有浆液性分泌物,尿沉渣涂片:白细胞10/HP,化验衣原体(+)。其妻无任何自觉症状。

患者妻子宫劲分泌物衣原体检测阳性,遂按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判断非淋菌性尿道炎治愈的标准包括:

A:自觉症状消失1周以上 B:无尿道分泌物 C:尿沉渣白细胞<6/HP D:尿液澄清,沉渣镜检阴性 E:尿沉渣白细胞<10/HP F:必须做病原微生物培养

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和C肽,所以胰岛素与C肽的血浆浓度相关,测定两者的临床意义也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关于胰岛素和C肽的代谢及其血浆浓度,错误的是

A:肝对胰岛素的摄取比C肽多 B:经肝处理后胰岛素分泌入血的量比C肽少 C: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清除比C肽快 D:胰岛素的半衰期较C肽的短 E:胰岛素的血浆浓度高于C肽

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和C肽,所以胰岛素与C肽的血浆浓度相关,测定两者的临床意义也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两者共同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A:DM分型 B:确认DM患者是否需胰岛素治疗 C:判断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D:评估胰岛素治疗后的B细胞功能 E:诊断胰岛Β细胞瘤

Th2型细胞能分泌IL-4,IL-5等细胞因子,与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熟有关,能促进抗体生成,增强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还分泌IL-10,IL-13以及CCL-7等一些趋化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在体内发挥着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具有刺激嗜酸粒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IL-10 B:CCL-7 C:IL-4 D:IL-13 E:IL-5

某男,68岁,发热1周。查体:贫血貌,无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红蛋白80 g/L,白细胞2×10/L,血小板45×10/L。

骨髓检查原粒细胞占50%,治疗首选

A:放射治疗 B:血浆交换 C:联合化疗 D:干扰素治疗 E:造血干细胞移植

陶某,男,24岁,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如果在患者脓性分泌物中查不到病原菌,你人认为尿道炎最常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

A:溶脲脲原体 B:梅毒螺旋体 C:单纯疱疹病毒 D: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K E:沙眼衣原体血清型L1、L2或L3

某患者男性,30岁,因尿道脓性分泌物伴轻微尿痛就诊。尿道分泌物经革兰染色镜检:多数白细胞,在中性粒细胞内见到革兰阴性双球菌。

若将尿道分泌物接种于巧克力培养基置5%~10%CO环境,主要培养的细菌是

A:沙眼衣原体 B:脑膜炎奈瑟菌 C:粪肠球菌 D:卡他莫拉菌 E:淋病奈瑟菌

胃C细胞分泌

A:内因子 B:促胃液素 C:生长抑素 D:胃蛋白酶原 E:肠抑胃肽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