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性患者,49岁,主诉:进行性吞咽困难4月。患者4年月出现咽异物感,外院曾诊断为慢性咽炎治疗,咽异物感无改善,并出现吞咽不畅,开始时,尚可进食软饭,此后出现吞咽困难,并加重,现仅可进食流质,起病后体重下降5kg。无声嘶、无饮水呛咳。吸烟30年,40支/日。嗜白酒,半斤/日。体查:右侧梨状窝饱满,菜花样肿物,大小约3cm×1cm。双侧声带活动正常、表面光滑。右颈Ⅱ、Ⅲ区扪及2个肿大淋巴结、质中、界欠清、活动度一般、大小约3cm×1cm、2cm×0..5cm。纤维喉镜下喉咽肿物活检,病理证实为梨状窝高分化鳞癌。喉咽及食管造影示:右侧梨状窝占位累及食管入口。胸片及腹部B超未见异常。全身骨扫描未见异常。

有关喉咽颈段食管解剖描述不正确的有

A:喉咽位于喉的后方及两侧,始于会厌水平,终于环状软骨下缘,与颈段食管相连。 B:喉咽位于第二颈椎到第六颈椎的前方。 C:喉咽分为三个亚区:梨状窝、喉咽后壁、环后区。 D:梨状窝有三个壁:内侧壁、外侧壁和后壁。 E:环后区上至杓状软骨和杓间,下至环状软骨下缘,外邻梨状窝。 F:咽后壁区相当于会厌谷底部至环状软骨下缘之间的咽后壁。 G:颈段食管位于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切迹水平,长度约3~5cm。 H:喉咽有丰富的淋巴引流,可引流到颈深上、中、下组淋巴结及咽后淋巴结、气管食管沟淋巴结。

某男性患者,61岁,双下肢无力7年。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疲乏,呈进行性加重,伴步态不稳,如"脚下踩棉花感"。时作颈项板滞,双上肢沉重、无力。查体:颈椎生理弧度变直,04~6棘旁压痛,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膝、踝反射亢进,Hoffmann(+),踝阵挛(+)。X光片示:颈椎退行性变。

该患者进行颈椎牵引,下列有关注意事项描述不正确的是

A:牵引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体位、重量和时间 B:开始时可以是小重量、短时间,逐渐增加重量和延长时间 C:牵引重量在治疗过程中不能改变 D:坐位牵引结束时,先把患者颈部转动,然后取下牵引套,最后站起来 E:坐位牵引结束时,先取下牵引套,__片刻,再缓慢转动患者颈部,然后站起来 F:如果牵引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或症状加重,应立即终止牵引,并进行相关处理。

某男性患者,57岁,双手麻木无力3个月,大小便正常。查体:颈椎活动度正常,颈后无明显压痛点,颈神经根牵拉试验双侧阳性,T以下痛觉减退,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稍亢进,双侧Hoffmann(+),双侧膝腱、跟腱反射减弱,Babinski(-),X线提示:G椎间隙狭窄。

临床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是

A:脊髓型颈椎病 B:神经根型颈椎病 C:椎动脉型颈椎病 D:交感型颈椎病 E:混合型颈椎病

颈椎张口位是显示寰枢椎的摄影位置。

颈椎张口位照片显示,以下错误的是

A:寰枢椎显示于上、下齿列之间 B:上中切牙牙冠与枕骨底部相重叠 C:齿突与寰椎两侧块间隙对称 D:寰枕关节成切线位显示 E:第三、四颈椎亦可显示于口中

标准第3~7颈椎前后位片所见,错误的为

A:3~7颈椎与第1胸椎投影于照片上 B:棘突位于椎体正中 C:横突左右对称显示 D:椎间隙与钩锥关节显示清晰 E:下颌骨显示于第4颈椎高度

某男性患者,61岁,双下肢无力7年。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疲乏,呈进行性加重,伴步态不稳,如"脚下踩棉花感"。时作颈项板滞,双上肢沉重、无力。查体:颈椎生理弧度变直,C棘旁压痛,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膝、踝反射亢进,Hoffmann(+),踝阵挛(+)。X光片示:颈椎退行性变。

该患者进行颈椎牵引,以下有关注意事项描述不正确的是

A:牵引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体位、重量和时间 B:开始时可以是小重量、短时间,逐渐增加重量和延长时间 C:牵引重量在治疗过程中不能改变 D:坐位牵引结束时,先把患者颈部转动,然后取下牵引套,最后站起来 E:坐位牵引结束时,先取下牵引套,__片刻,再缓慢转动患者颈部,然后站起来 F:如果牵引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或症状加重,应立即终止牵引,并进行相关处理

标准第3~7颈椎前后位片所见,错误的为()

A:3~7颈椎与第1胸椎投影于照片上 B:棘突位于椎体正中 C:横突左右对称显示 D:椎间隙与钩锥关节显示清晰 E:下颌骨显示于第4颈椎高度

标准第3~7颈椎前后位片所见,错误的为()。

A:3~7颈椎与第1胸椎投影于照片上 B:棘突位于椎体正中 C:横突左右对称显示 D:椎间隙与钩锥关节显示清晰 E:下颌骨显示于第4颈椎高度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