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6岁,因“怕热,多汗,心悸1年伴乳房肿胀半年”来诊。查体:P 92次/min;消瘦;双眼无突出,甲状腺I1度弥漫性肿大;双侧乳房可触及直径约2 cm的圆盘状乳腺组织,边界清,无粘连,有压痛;心,肺,腹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双手细震颤(+);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该患者的乳房发育最可能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乳房发育 B:青春期男子乳房发育 C:特发性男子乳房发育 D: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乳房发育 E:睾丸功能减退伴发的乳房发育

患者女,40岁,因“发现左乳房无痛性肿物1个月”来诊。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触及直径3cm之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小,同侧腋窝淋巴结不大。

应考虑的乳房疾病是

A:乳腺癌 B:乳房纤维瘤 C:乳房囊性增生病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乳房结核 F:浆细胞性乳腺炎

经产妇会阴侧切术后3天,自觉会阴部疼痛,下腹部阵发性剧痛,哺乳时疼痛加重,子宫硬,乳房胀痛,查会阴部水肿,乳房胀,触痛,无红肿。

对于乳房胀痛的护理正确的是

A:用吸乳器吸乳 B:用酒精擦洗乳房 C:让新生儿多吸吮 D:应用己烯雌酚 E:芒硝外敷乳房

某女性患者,40岁,因“发现左乳房无痛性肿物1个月”来诊。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触及直径3 cm之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小,同侧腋窝淋巴结不大。

应考虑的乳房疾病是

A:乳腺癌 B:乳房纤维瘤 C:乳房囊性增生病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乳房结核 F:浆细胞性乳腺炎

某男性患者,17岁,因“怕热、多汗、心悸1年伴乳房肿胀半年”来诊。查体:P 92次/min;消瘦;双眼无突出,甲状腺Ⅰ度弥漫性肿大;双侧乳房可触及直径约2 cm的圆盘状乳腺组织,边界清,无粘连,有压痛;心、肺、腹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双手细震颤(+);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该患者的乳房发育最可能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乳房发育 B:青春期男子乳房发育 C:特发性男子乳房发育 D: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乳房发育 E:睾丸功能减退伴发的乳房发育

某女性患者,29岁,哺乳期,右乳房肿痛2天,无发热,体检:右乳房肿胀,内象限有压痛,无波动感

1周后,右乳房疼痛范围扩大,伴发热39℃以上,体检:右乳房红肿明显,压痛及波动感,穿刺抽出脓性液体。应进一步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法

A:切开引流 B:抗生素治疗 C:物理治疗 D:单纯右乳房切除术 E:中药治疗

某女,29岁,哺乳期,右乳房肿痛2天,无发热,体检:右乳房肿胀,内象限有压痛,无波动感

1周后,右乳房疼痛范围扩大,伴发热39℃以上,体检:右乳房红肿明显,压痛及波动感,穿刺抽出脓性液体。应进一步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法

A:切开引流 B:抗生素治疗 C:物理治疗 D:单纯右乳房切除术 E:中药治疗

对乳突气房发育情况与乙状窦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乳突气房发育好者,乙状窦位置偏后,与外耳道后壁之间的距离较大 B:乳突气房发育较差者,乙状窦骨板坚实,位置前移 C:乳突气房发育好者,乙状窦骨板较薄 D:乳突气房发育较差者,乙状窦与外耳道后壁的距离较小 E:乳突气房发育好者,乳突手术时易损伤乙状窦而造成出血,妨碍手术进行或可发生气栓,导致生命危险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