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实验室内研究阴极射线管放电现象时,发现用黑纸包着的照相底片感光了。用黑纸包着的阴极射线管通电后,发现在其附近的一块涂有铂氰化钡的纸屏上发出绿色荧光,关闭电源,荧光消失。根据上述现象,伦琴推测,一定是从阴极射线管发出一种新射线,并发现这种射线具有一定的特性,为此,他把这种未知射线起名为X线。X线的产生原理是高速电子和靶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真空条件下高千伏的电场产生的高速电子流与靶物质的原子核和内层轨道电子作用,分别产生了连续X线和特征X线。高速电子和靶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会发生碰撞损失和辐射损失,最终高速电子的动能变为辐射能、电离能和热能。三种能量的比例随入射电子能量的变化和靶物质性质的差别而不同。

X线管的靶面材料通常是

A:铁 B:钨 C:金 D:铜 E:钼

X线光子能量在40keV、30keV、20keV时,光电吸收分别占电子能量的80%、93%及近100%。在光电吸收方式中,其吸收系数与被照组织原子序数的4次方成正比,因而扩大了X线吸收差异,有利于软组织结构层次的显示。软X线摄影管电压一般在40kV以下,此时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光电吸收为主。影像对比度提高,但患者受线量大。乳腺以软组织为主,故需软X线摄影,以光电吸收为主。

可作为软组织摄影用X线管阳极靶面材料的是

A:钨 B:铁 C:金 D:铝 E:钼

软组织摄影用X线管阳极的靶面材料是

A:钨 B:铁 C:金 D:铝 E:钼

乳腺X线摄影机中使用的钼靶X线管的特点是()

A:功率小、焦点小、几何尺寸小、管壳的射线输出部位使用钼窗 B:功率大、焦点小、几何尺寸小、管壳的射线输出部位使用铍窗 C:功率小、焦点大、几何尺寸小、管壳的射线输出部位使用铍窗 D:功率小、焦点小、几何尺寸小、管壳的射线输出部位使用铍窗 E:功率小、焦点小、几何尺寸大、管壳的射线输出部位使用钼窗

对钼靶X线管,叙述正确的是( )

A:钼靶产生X线的效率比钨靶高 B:软组织摄片时,主要利用钼产生的连续X线 C:相同灯丝加热电流和相同管电压下,钼靶管比钨靶管获得管电流小 D:钼靶X线管的极间距离比钨靶管的小 E:钼靶产生的X线主要对密度高

软组织摄影用X线管阳极的靶面材料是

A:钨 B:铁 C:金 D:铝 E:钼

软组织摄影用X线管阳极的靶面材料是

A:铝 B:钨 C:铁 D:钼 E:金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