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3岁,煤矿工人,因“发热8d,心悸 ,头晕1d”来诊。患者于8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 体温38.5℃,在当地县医院按“感冒”治疗,效果不佳,体温反升至39.4℃。留观数日后出院, 居家观察,至第7天出现心悸,头晕和全身不适, 且尿量明显减少,再次赴县医院予输液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当日下午血压为100/90mmHg, 脉搏细弱,扪不清,立即快速静脉滴注液体,同时查血常规:Hb222g/L,WBC36.74x10/L,异型淋巴细胞32%,PLT10x10/L;尿蛋白和尿隐血均 为(+++)。于当晚未携带任何诊疗记录急诊来院抢救。

该患者发病后,处置措施不恰当的是

A:起病后按感冒治疗 B:留观数日病情好转即让患者回家 C:病后第7天再次赴县医院求医未测血压 D:转送上级医院前未注意低血压休克是否纠正 E:转送上级医院时未让患者及其家属携带转院前的诊疗病历 F:再次入县医院就医给予输液治疗,但未注意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G:在县医院发现低血压休克后立即进行了液体复苏治疗 H:在县医院及时进行了血,尿常规检查

患者男,33岁,煤矿工人,因“发热8 d,心悸,头晕1 d”来诊。患者于8 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5 ℃,在当地县医院按“感冒”治疗,效果不佳,体温反升至39.4 ℃。留观数日后出院,居家观察,至第7天出现心悸,头晕和全身不适,且尿量明显减少,再次赴县医院予输液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当日下午血压为100/90 mmHg,脉搏细弱,扪不清,立即快速静脉滴注液体,同时查血常规:Hb 222 g/L,WBC 36.74x10/L,异型淋巴细胞32%,PLT 10x10/L;尿蛋白和尿隐血均为(+++)。于当晚急诊来院抢救。

该患者发病后,处置措施不恰当的是

A:起病后按感冒治疗 B:留观数日病情好转即让患者回家 C:病后第7天再次赴县医院求医未测血压 D:转送上级医院前未注意低血压休克是否纠正 E:转送上级医院时未让患者及其家属携带转院前的诊疗病历 F:再次入县医院就医给予输液治疗,但未注意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G:在县医院发现低血压休克后立即进行了液体复苏治疗 H:在县医院及时进行了血,尿常规检查

患者在就医过程发现处置患者的诊室卫生条件非常差,蚊虫特别多。

如果患者服用的药物不符合要求此时导致医疗事故的因素是

A:人为因素 B:医疗设备因素 C:医疗药品 D:环境因素 E:时间因素

患者,女性,46岁,腹痛急诊。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

当患者难以接受此体位时,护士向其解释该卧位的目的是

A:此体位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避免疼痛,利于伤口愈合 B:此体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C:此体位可防止炎症扩散 D:此体位利于胸腔容量扩大,利于呼吸 E:此体位可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负担

患者,男,21岁,患支气管扩张。近日来因偶感伤寒,咳大量黄色脓痰,收入院治疗。

护士协助患者作体位引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引流体位 B:原则上病变部位应处于低位 C:辅以胸部叩击,有效咳嗽等,提高疗效 D:不宜在饭后立即进行 E:出现咯血,头晕,发绀等,停止引流

患者男,42岁,因剧烈腹泻来诊。根据临床症状和查体结果,高度怀疑为霍乱,正在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以确认诊断。

此时,对患者的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A: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 B:在留下联系电话后要求其回家等通知 C:在医院门诊等待结果 D:收住入本院消化科病房 E:要求患者尽快自行前往市疾控中心确诊

某女性患者,54岁,因体位改变时眩晕发作2周就诊。近2周来,无明显诱因发生躺下时短暂旋转性眩晕发作,伴有恶心,眩晕发作时无意识障碍、无黑矇、无肢体麻木等就诊。

该患者就诊时,还需要补充哪些病史

A:眩晕持续时间 B:听力情况 C:眩晕诱发体位及缓解体位 D:耳鸣情况 E:既往外伤手术史 F:以上都不是

昏迷患者的体位是

A:强迫侧卧位 B:端坐呼吸 C:翻动体位 D:角弓反张位 E:被动体位

某女性患者,55岁,因体位改变时眩晕发作2周就诊。近2周来,无明显诱因发生躺下时短暂旋转性眩晕发作,伴有恶心,眩晕发作时无意识障碍、无黑矇、无肢体麻木等就诊。

该患者就诊时,还需要补充哪些病史

A:眩晕持续时间 B:听力情况 C:眩晕诱发体位及缓解体位 D:耳鸣情况 E:既往外伤手术史 F:以上都不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