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岁,因“频繁出现发作性躯体屈曲强直11个月”来诊。每次发作持续10 s左右,智力体格发育迟缓。出生史正常。睡眠脑电图如下图所示(Fp-前额,F-额,C-中央,P-顶,O-枕,T-颞,A-耳极参考,AV-平均参考;奇数提示左侧,偶数提示右侧;定标均为1mV,1 s)。

该检查结果提示为(提示 行颅脑MRI检查,结果如下图。)

A:结节性硬化 B: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C:无脑回畸形 D:小脑畸形 E:偏侧巨脑回 F:胶质细胞瘤

 患者男,1岁,因“频繁出现发作性躯体屈曲强直11个月”来诊。每次发作持续10 s左右,智力体格发育迟缓。出生史正常。睡眠脑电图如下图所示(Fp-前额,F-额,C-中央,P-顶,O-枕,T-颞,A-耳极参考,AV-平均参考;奇数提示左侧,偶数提示右侧;定标均为1mV,1 s)。

根据以上特征,该患儿的诊断是(提示左侧,偶数提示右侧;定标均为1mV,1 s)。)

A:代谢性脑病 B:婴儿痉挛症 C: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 D:早发性肌阵挛脑病 E:大田原综合征 F: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

患者,男性,20岁,1周前开始出现高热,持续不退,伴有食欲下降,大便干燥,轻度腹胀。查体:T39.2℃,P80次/分,肝肋下2cm,脾肋下1cm,血常规示WBC2.4x10/L,中性粒细胞43%,淋巴细胞57%,肥达反应:"O"1:160,"H"1:320,诊断为伤寒。

病人入院15天,体温开始下降,食欲较前明显改善,无腹胀等不适。查体:T38.4℃,P84次/分。对于此时的病人来讲,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给予少渣,少纤维素的饮食 B:由软饭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C: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 D:避免过饱 E:避免进食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

患者,男性,20岁,1周前开始出现高热,持续不退,伴有食欲下降,大便干燥,轻度腹胀。查体:T39.2℃,P80次/分,肝肋下2cm,脾肋下1cm,血常规示WBC2.4x10/L,中性粒细胞43%,淋巴细胞57%,肥达反应:"O"1:160,"H"1:320,诊断为伤寒。

病人入院15天,体温开始下降,食欲较前明显改善,无腹胀等不适。查体:T38.4℃,P84次/分。对于此时的病人来讲,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给予少渣,少纤维素的饮食 B:由软饭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C: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 D:避免过饱 E:避免进食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

所谓加权即重点突出某方面的特性。之所以要加权是因为在一般的成像过程中,组织的各方面特性(如:质子密度、T值、T值)均对MR信号有贡献,几乎不可能得到仅纯粹反映组织一种特性的MR图像,通过利用成像参数的调整,使图像主要反映组织某方面特性,而尽量抑制组织其他特性对MR信号的影响,这就是"加权"。T加权成像是指这种成像方法重点突出组织纵向弛豫差别,而尽量减少组织其他特性如横向弛豫等对图像的影响;T加权成像重点突出组织的横向弛豫差别;质子密度加权像则主要反映组织的质子含量差别。

关于TWI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反映组织T的差别 B:采用短TR、短TE C:长T的组织呈低信号 D:组织信号与T成正比 E:脂肪呈高信号

某男性患者,21岁,1周前开始出现高热,持续不退,伴有食欲不振,大便干燥,轻度腹胀。查体:T39.2℃,P80次/分,肝肋下2cm,脾肋下1cm,血管规示WBC2.4×10/L,中性粒细胞43%,淋巴细胞57%,肥达反应:"O"1:160,"H"1:320,诊断为伤寒。

病人入院15天,体温开始下降,食欲较前明显改变,无腹胀等不适。查体:T38.4℃,P84次/分。对于此时的病人来讲,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给予少渣、少纤维素的饮食 B:由软饭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C: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 D:避免过饱 E:避免进食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

若i1=8sin(ωt+10o)A,i2=6sin(ωt+30o)A,则其二者合成后()。

A:幅值等于14,相位角等于40o; B:i=10sin(ωt-20o); C:合成电流I=i1+i2,仍是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流; D:频率和相位都改变,是非正弦交流电流。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