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发散型蛛网模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该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模型中,实际产量和实际价格始终按照同一幅度进行波动 B:价格波动的最终结果是远离均衡价格 C:该模型价格波动越来越大,是一种不稳定状态 D:农产品的供需情况很容易出现此种模型

 患者男,33岁,因“腹胀,腹部不适3个月”来诊。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病变而手术。病理标本大体检查:回肠末端一约5 cmx4 cm不规则溃疡型病变,周围肠黏膜肉眼观察尚正常。

关于肠结核,叙述正确的是

A:大多数肠结核为原发性 B:80%以上的肠结核发生在近端回肠 C:结核性溃疡一般呈横行,与肠管垂直 D:肠结核仅有溃疡型和增殖型2种类型 E:肠梗阻多见于溃疡型肠结核

 患者女,33岁。主因腹痛,右下腹包块,低热,便秘1年入院。3年前有肺结核病史,服药治疗半年。查体:T 37.8 ℃,P 90 次/min,R 28 次/min,Bp 100/60 mmHg。消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肿大。Hb 65 g/L, ALB 30 g/L,肝功能正常。2次骨髓穿刺检查均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空洞型肺结核,下腹部CT示回肠末端及回盲部肠壁增厚伴肠系膜根部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肠镜示“回盲部溃疡”。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

根据病史,考虑可能的诊断有

A:肠结核 B:回盲部淋巴瘤 C:克罗恩病 D:梅毒 E:白塞病 F:细菌性痢疾 G:肠易激综合征

 患者女,33岁。主因腹痛,右下腹包块,低热,便秘1年入院。3年前有肺结核病史,服药治疗半年。查体:T 37.8 ℃,P 90 次/min,R 28 次/min,Bp 100/60 mmHg。消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肿大。Hb 65 g/L, ALB 30 g/L,肝功能正常。2次骨髓穿刺检查均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空洞型肺结核,下腹部CT示回肠末端及回盲部肠壁增厚伴肠系膜根部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肠镜示“回盲部溃疡”。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

目前考虑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结核并肠结核 B:回盲部淋巴瘤 C:克罗恩病 D:梅毒 E:白塞病 F:细菌性痢疾 G:肠易激综合征

患者女,33岁。主因腹痛,右下腹包块,低热,便秘1年入院。3年前有肺结核病史,服药治疗半年。查体:T37.8℃,P90次/min,R28次/min,Bp100/60mmHg。消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肿大。Hb65g/L,ALB30g/L,肝功能正常。2次骨髓穿刺检查均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空洞型肺结核,下腹部CT示回肠末端及回盲部肠壁增厚伴肠系膜根部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肠镜示“回盲部溃疡”。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

根据病史,考虑可能的诊断有

A:肠结核 B:回盲部淋巴瘤 C:克罗恩病 D:梅毒 E:白塞病 F:细菌性痢疾 G:肠易激综合征

患者女,33岁。主因腹痛,右下腹包块,低热,便秘1年入院。3年前有肺结核病史,服药治疗半年。查体:T37.8℃,P90次/min,R28次/min,Bp100/60mmHg。消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肿大。Hb65g/L,ALB30g/L,肝功能正常。2次骨髓穿刺检查均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空洞型肺结核,下腹部CT示回肠末端及回盲部肠壁增厚伴肠系膜根部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肠镜示“回盲部溃疡”。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

目前考虑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结核并肠结核 B:回盲部淋巴瘤 C:克罗恩病 D:梅毒 E:白塞病 F:细菌性痢疾 G:肠易激综合征

间日疟的典型热型

A:波浪热 B:稽留热 C:弛张热 D:回归热 E:不规则热

回盲部易患肠结核的原因是

A:肠内容物在回盲部停留时间较长 B:回盲部黏膜抵抗力差 C:回盲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 D:回盲部靠近盆腔,易直接蔓延 E:结核杆菌感染

回盲部易患肠结核的原因是

A:肠内容物在回盲部停留时间较长 B:回盲部黏膜抵抗力差 C:回盲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 D:结核杆菌感染 E:回盲部靠近盆腔,易直接蔓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