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2岁。肝区疼痛,食欲减退,消瘦4个月。既往有乙肝病史20年。查体:T36.9℃,R12次/分,P88次/分。腹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超声造影检查:从左上肢肘静脉注入造影剂后,肝组织开始增强时间为15秒,病灶开始增强时间为11秒,动脉相呈不均匀高增强,门脉相消退为低增强,延迟相为低增强。肝内探及实性块影,边界尚清晰,块影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块影内可见动脉,静脉血流信号。
超声在其诊疗中所发挥的作用是
A:发现肝脏形态改变和病变位置,检测门静脉,肝动静脉及病灶血流改变 B:超声造影可鉴别肝病变性质 C:超声引导下肝活检及肝病灶治疗 D:评价疗效 E:以上都是
某男性患者,35岁,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心电图示T波异常,X线示心影增大和肺淤血,超声提示全心扩大,左心室呈"球形"扩大,左室射血分数为35%
超声表现不包括
A:"大心腔,小开口" B: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 C:各瓣口可见血流反流显像 D:M型超声示二尖瓣呈"钻石样"改变 E:EPSS减小
某男性患者,35岁,因“呼吸困难,下肢水肿2 d”来诊。胸部X线片:心影增大和肺淤血。ECG:T波异常。超声:全心扩大,左心室呈“球形”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35%。
超声表现不包括
A:大心腔,小开口 B: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 C:各瓣口可见血流反流 D:M型超声示左房室瓣呈“钻石样”改变 E:EPSS减小
某女性患者,79岁,因“体检时超声发现肝内肿物1 d”来诊。无不适。无肝病史,4年前曾有一次心肌梗死病史。肝脏超声:可疑肝右叶内实性肿物,边界不清楚,范围约4.5 cm×4.0 cm,内部回声不均匀,中部回声略高,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为了明确诊断需要进一步检查。
如果选择超声造影,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造影前必须进行心功能检查 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是超声造影的禁忌证 C:增强CT不比超声造影更安全 D:该患者符合超声造影的适应证 E:超声造影对诊断有较大帮助
某女性患者,39岁,因“经期延长,淋漓不尽1年”来诊。超声:子宫增大,正常形态消失,肌层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中低回声,边界清晰,CDFI:周边可见环状及条状血流;子宫右上方另可见45 mm×52 mm的低回声区,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CDFI:内见少许短条状血流。
该病变的超声鉴别诊断方法中不确切的是
A:仔细寻找右侧卵巢并观察卵巢形态是否正常 B:仔细观察病变与子宫的关系 C: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病变的血流分布特点 D: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变的血供来源 E:仔细观察病变包膜是否完整
某女性患者,39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来诊。妇科查体:子宫正常大小,表面光滑,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触及明显肿物。临床考虑子宫内膜病变,故申请超声检查。
首选的超声检查方法是
A:经腹超声 B:经阴道超声 C:经会阴超声 D:经直肠超声 E:超声引导下诊刮
某孕妇,37岁,孕1产0孕23周2 d。孕16周血清学唐氏综合征筛查风险值为1/60。超声测量羊水指数为26 cm,上腹部横切面超声所见如下图。
(R-右侧,L-左侧,U-十二指肠,ST-胃泡,SP-脊柱)
进行更详细的超声检查,不属于重点检查的部位是
A:颜面部包括鼻、耳、唇、舌等部位的详细观察 B:四肢包括股骨、肱骨以及第5指中节指骨的详细观察与测量 C:大脑半球的观察与测量 D:胸腔包括心脏结构的详细观察,应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E:其他:包括肾盂宽度、髂骨角测量、颈褶厚度等等
某男,43岁。肝区疼痛,食欲减退,消瘦4个月。既往有乙肝病史20年。查体:T36.9℃,R12次/分,P88次/分。腹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超声造影检查:从左上肢肘静脉注入造影剂后,肝组织开始增强时间为15秒,病灶开始增强时间为11秒,动脉相呈不均匀高增强,门脉相消退为低增强,延迟相为低增强。肝内探及实性块影,边界尚清晰,块影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块影内可见动脉、静脉血流信号。
超声在其诊疗中所发挥的作用是
A:发现肝脏形态改变和病变位置,检测门静脉、肝动静脉及病灶血流改变 B:超声造影可鉴别肝病变性质 C:超声引导下肝活检及肝病灶治疗 D:评价疗效 E:以上都是
某男性患者,35岁,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心电图示T波异常,X线示心影增大和肺淤血,超声提示全心扩大,左心室呈"球形"扩大,左室射血分数为35%
超声表现不包括
A:"大心腔,小开口" B: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 C:各瓣口可见血流反流显像 D:M型超声示二尖瓣呈"钻石样"改变 E:EPSS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