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3岁。被"__"手枪击中左臀上部伴伤部及左下腹疼痛6小时入院。受伤时呈空腹状态。伤后曾在乡卫生院做伤口包扎处理。查体:T36.8℃,P90次/分,R12次/分,BP110/60mmHg。一般情况尚好,步入病房。左侧臀上部靠髂翼处有一子弹入口,呈圆形,直径约0.6cm,无渗血,出血,未查见出口。腹式呼吸存在,腹软,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浊音界叩出,肠鸣音存在。腹腔诊断性穿刺(-)。
根据检查结果,如何解释患者伤后情况及肝包膜下血肿情况(提示:检查结果发现,右大腿上1/3股四头肌内有一金属影。肝右叶膈面可见一低密度弧形影,考虑肝包膜下血肿。腹腔内未见膈下游离气体。)
A:弹头由左臀部射入,呈直线或抛物线经腹腔空间止于右大腿 B:弹头由左臀部射入,经过左髂窝,腹腔和右髂窝,能量耗尽停留于右大腿 C:能量传递效应 D:血流扰动效应 E:远达效应 F:震荡效应
某男性患者,46岁,因“声嘶6个月”来诊。无呼吸困难。查体:喉前庭菜花样肿物,侵及会厌喉面、双侧室带及右侧声带,声门下未受累,右侧声带活动受限;颈淋巴结未触及。肿物活检:鳞状细胞癌。
诊断应首先考虑
A:声门上型喉癌 B:声门型喉癌 C:声门下型喉癌 D:跨声门型喉癌 E:全喉型喉癌
某急诊患者,男,56岁,近两周来明显食欲不振、腹胀、厌油、乏力、恶心呕吐,发热,畏寒,因黄疸三天并逐渐加深来就诊,肝功检查ALT为1073U/L,血清胆红素为126μmol/L,AST/ALT>1。超声检查见肝脏肿大,回声粗糙,减低,肝内胆管内径为3mm,胆总管内径为7mm,壁厚,毛糙。胆囊影像显示欠清,胆囊壁明显增厚,内腔明显变小,内容物为弱回声光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超声复查于胆囊腔内可见团块状等回声,不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形及移动,该回声团最可能是
A:胆囊泥沙状结石 B:胆囊内伪像 C:胆色素结石 D:胆囊肿瘤 E:胆囊内沉积物回声 F:胆囊息肉
关于经环状软骨和声门下腔的横断层描述错误的是
A:此断层经第7颈椎体 B:声门下腔呈圆形 C:声门被环状软骨环绕 D:甲状腺侧叶体积较大,对称分布 E:可见喉咽和甲状软骨
造影显示肾静脉下方下腔静脉壁呈圆形膨出,约6cm×6.5cm大小。
称之为
A:下腔静脉狭窄 B:下腔静脉狭窄后扩张 C:下腔静脉瘤 D:下腔静脉憩室 E:下腔静脉溃疡
造影显示肾静脉下方下腔静脉壁呈圆形膨出,约6cm×6.5cm大小。
上述征象见于
A:肝硬化 B:肝癌 C:下腔静脉血栓 D:布-加综合征 E:下腔静脉夹层
一急诊患者,男性,56岁,近两周来明显食欲不振、腹胀、厌油、乏力、恶心呕吐,发热,畏寒,因黄疸三天并逐渐加深来就诊,肝功检查ALT为1073U/L,血清胆红素为126μmol/L,AST/ALT>1。超声检查见肝脏肿大,回声粗糙,减低,肝内胆管内径为3mm,胆总管内径为7mm,壁厚,毛糙。胆囊影像显示欠清,胆囊壁明显增厚,内腔明显变小,内容物为弱回声光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超声复查于胆囊腔内可见团块状等回声,不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形及移动,该回声团最可能是
A:胆囊泥沙状结石 B:胆囊内伪像 C:胆色素结石 D:胆囊肿瘤 E:胆囊内沉积物回声 F:胆囊息肉
关于经环状软骨和声门下腔的横断层描述错误的是
A:此断层经第7颈椎体 B:声门下腔呈圆形 C:声门被环状软骨环绕 D:甲状腺侧叶体积较大,对称分布 E:可见喉咽和甲状软骨
关于经环状软骨和声门下腔的横断层描述错误的是()
A:此断层经第7颈椎体 B:声门下腔呈圆形 C:声门被环状软骨环绕 D:甲状腺侧叶体积较大,对称分布 E:可见喉咽和甲状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