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岁,以“发热,呕吐待查”来诊。患儿反复高热伴呕吐13 d,血WBC 14x10
/L,中性粒细胞0.81,经抢救无效,病情加重而死亡。尸检发现脑膜充血,水肿,在蛛网膜下腔和脑表面可见黄白色脓样渗出物覆盖。
蛛网膜下腔黄色渗出物属于
A:表面化脓与积脓 B:脓肿 C:疏松结缔组织炎 D:纤维素性炎 E:浆液性炎
郝女士,45岁,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3天,经抢救后病情渐稳定。现持续输液,鼻饲供给营养。
鼻饲管留置期间的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A:每日做口腔护理 B:每次喂食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C:灌流质前后注入少量温开水 D:每日晚上拔出胃管,次晨换管插入 E:鼻饲用物每日消毒一次
临床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应采用以下哪种扫描方式
A:增强扫描 B:平扫 C:快速CT扫描 D:灌注扫描 E:动态扫描
MRI在中枢神经系统颅脑、脊髓的应用最具优势。对于肿瘤、感染、血管病变、白质病变、发育畸形、退行性病变、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病变、出血性病变的检查均优于CT。对颅后凹及颅颈交界区病变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
关于颅脑扫描要点叙述错误的是
A:颅脑MRI需要行平扫或平扫加增强扫描 B:血管性病变常做平扫加血管成像 C:脑梗死、颅内出血、脑的先天畸形等一般只需做平扫 D:参数要点:层厚4~8mm,层间距取层厚的50%~70%(同方位的T
WI、T
WI要保持一致);相位编码方向:横断位取左右向,矢状位取前后向,冠状位取左右向 E:颅内肿瘤、临床疑转移瘤需做平扫加增强扫描;脑炎平扫阴性者,需加做增强扫描
患者45岁,因剧烈头痛3小时,主诉"头痛是一生中最剧烈的疼痛",检查腰穿结果为脑脊液为血性,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的病因
A:高血压 B:冠心病 C:动脉瘤 D:动静脉畸形 E:脑血管炎
患者45岁,因剧烈头痛3小时,主诉"头痛是一生中最剧烈的疼痛",检查腰穿结果为脑脊液为血性,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诱因不包括
A:用力排便 B:咳嗽 C:情绪激动 D:腰椎穿刺 E:打喷嚏
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MRI诊断,错误的是( )
A:由于出血与脑脊液混合,可能影响凝血 B:MRI显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较敏感 C:亚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WI、TWI均呈高信号 D:TWI对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很重要 E:MRI诊断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如CT敏感
临床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应采用以下哪种扫描方式()
A:增强扫描 B:平扫 C:快速CT扫描 D:灌注扫描 E:动态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