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8岁。体检发现心脏有杂音,活动后乏力,气促,无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I3级响亮喷射性全收缩期杂音,伴收缩期震颤。X线示肺野缺血,肺动脉总干膨出。经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检查,证实为肺动脉狭窄。
该病儿经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检查证实为中度肺动脉瓣狭窄,其听诊时除下列哪项外,均为其特点 ( )
A:胸骨左缘上部可闻及宏亮的Ⅳ级以上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B:杂音向颈部传导,并可扪及收缩期震颤 C:其收缩期杂音多在I2~I3级 D:肺动脉瓣区第2音有不同程度亢进或分裂 E: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收缩期喀喇音
患者女,32岁,因“活动后心悸20年”来诊。查体:体重46 kg;R 26次/min,HR 100次/min,右上肢BP 110/61 mmHg,右下肢BP 130/56 mmHg,四肢经皮脉搏氧饱和度均为100%,双肺呼吸音清,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2/6级柔和杂音。ECG:窦性心律,HR 100次/min。超声心动图:右心大,左心室舒张末径30 mm,房间隔连续性中断7 mm,左向右分流,室间隔连续性完整,右房室瓣收缩期见少量分流,余瓣膜正常。胸部X线片:双肺血多,心影增大,肺动脉段略膨隆。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关于患者病情变化,叙述正确的是(提示切皮前给予舒芬太尼50 μg,维库溴铵2 mg和咪达__2 mg,同时吸入异氟烷,维持呼气末浓度为1%左右。体外循环前心率维持在80次/min左右,血压维持在100/60 mmHg左右,中心静脉压7 mmHg。手术顺利,心肌血流阻断25 min,体外循环40 min,脱机顺利。脱机后HR 75次/min,BP 90/50 mmHg,CVP 4 mmHg。体外循环后PCV呼吸,Fi02 100%,吸气峰压20 mmHg,潮气量480 ml,R 16次/mi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5 mmHg。很快发现潮气量降到300 ml左右,心率升为120次/min,气管内插管内出现粉红色气泡,血压有降低的趋势,中心静脉压7 mmHg。)
A:患者气管内出现粉红色泡沫痰为典型的急性左心衰竭表现 B:主要原因是ASD患者左心发育相对较差,手术修补ASD后左向右分流消失,左心容量负荷骤增 C:主要原因是麻醉过深,液体容量超负荷 D:对左心发育很差的ASD患者,开放循环后应保证足够的心肌辅助时间,缓慢脱机,密切观察心脏充盈程度和心肌收缩情况,维持相对较低的中心静脉压 E: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在严密观察血压变化下,可单次小剂量给予加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多巴胺,并静脉持续输注硝酸甘油 F:泡沫痰较严重或动脉压下降明显时,可恢复体外循环
患者男,56岁,因“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32年,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1年”来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左房室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__,心功能I3级。目前口服氢氯噻嗪,美托洛尔和地高辛。查体:体重65 kg;意识清醒,合作,HR 88次/min,律不齐;BP 135/55 mmHg;R 18次/min,双肺呼吸音粗糙。头颈及四肢均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肝颈静脉回流征(-)。ECG:心房颤动;胸部X线片:心胸比例为0.77,肺血增多;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左心室明显增大,左房室瓣增厚,解剖面积0.74 cm
;主动脉瓣增厚,瓣尖有钙化,关闭不全,彩色多谱勒:舒张期主动脉瓣有大量反流,左心室舒张末径81 mm。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基本正常。拟在中低温体外循环(CPB)下行左房室瓣和主动脉瓣机械瓣替换术。
除无创血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外,术中还需要做的监测是
A:动脉置管测压,便于及时发现血压变化和CPB中的血压监测 B:中心静脉置管,便于经中心静脉测压和给药 C: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以便明确有无左心房附壁血栓,评价术后人工瓣工作情况,监测前负荷和心肌收缩力情况 D:体温监测,随时监测体温变化 E:脑电双频谱指数,有利于监测麻醉深度 F:肺动脉漂浮导管则有助于心功能监测以及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的测量
患者男,56岁,因“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32年,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1年”来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左房室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__,心功能I3级。目前口服氢氯噻嗪,美托洛尔和地高辛。查体:体重65 kg;意识清醒,合作,HR 88次/min,律不齐;BP 135/55 mmHg;R 18次/min,双肺呼吸音粗糙。头颈及四肢均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肝颈静脉回流征(-)。ECG:心房颤动;胸部X线片:心胸比例为0.77,肺血增多;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左心室明显增大,左房室瓣增厚,解剖面积0.74 cm
;主动脉瓣增厚,瓣尖有钙化,关闭不全,彩色多谱勒:舒张期主动脉瓣有大量反流,左心室舒张末径81 mm。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基本正常。拟在中低温体外循环(CPB)下行左房室瓣和主动脉瓣机械瓣替换术。
停止CPB前应具备的条件包括(提示 主动脉阻断90 min,完成左房室瓣和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置换后开放主动脉,ECG示心室颤动,经处理后心脏复跳。辅助循环30 min后,开始降低CPB流量,通过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并改善心功能,准备停CPB。)
A:鼻咽温37~37.5 ℃,直肠温>35 ℃ B:血红蛋白≥6 g/L C:血清钾,钙,血气基本正常 D:心功能良好,减少流量仍能维持血压 E:血容量基本补足,LAP或CVP满意 F:心率和血管张力已调整到合适水平 G:辅助循环时间已够
患者男,56岁,因“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32年,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1年”来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左房室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__,心功能I3级。目前口服氢氯噻嗪,美托洛尔和地高辛。查体:体重65 kg;意识清醒,合作,HR 88次/min,律不齐;BP 135/55 mmHg;R 18次/min,双肺呼吸音粗糙。头颈及四肢均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肝颈静脉回流征(-)。ECG:心房颤动;胸部X线片:心胸比例为0.77,肺血增多;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左心室明显增大,左房室瓣增厚,解剖面积0.74 cm
;主动脉瓣增厚,瓣尖有钙化,关闭不全,彩色多谱勒:舒张期主动脉瓣有大量反流,左心室舒张末径81 mm。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基本正常。拟在中低温体外循环(CPB)下行左房室瓣和主动脉瓣机械瓣替换术。
出现此情况的可能原因和处理方法是(提示 手术结束后,患者由手术台移至转运床后,血压由105/65 mmHg降至80/40 mmHg。)
A:搬动患者时造成的低血压往往是血容量不足所致 B:搬动患者前一定要补足循环血量,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素能药物 C:出现搬动后低血压时应加快输血输液,停止扩血管药物的泵注 D:检查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等维持血压和心排血量的药物是否在正常输注,必要时可加快这类药物的泵注 E:血压低于正常或在正常低限时可谨慎搬动转送患者 F:低血压未纠正前禁止转运患者
患儿男,出生后19 d,因气促,哭闹后发绀11 d来诊。患儿系足月顺产儿,出生体重4.2 kg。出生后8 d喂奶时出现哭闹,烦躁,口唇发绀,严重时全身发绀,四肢冰冷,呼吸费力,气促。体检时发现有心脏杂音。在外院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__。血氧饱和度监测:差异性青紫,上肢血压高于下肢血压。经在外院治疗后症状缓解。但于4 d前症状再次出现,并且呼吸费力,发绀加重不能缓解,在当地医院予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治疗,同时经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后症状减轻。查体:R 37 ℃,HR 130次/min,R 40次/min,BP 76/46 mmHg,体重4.1 kg。意识清楚,反应好,镇静状态。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唇周轻度发绀,皮肤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底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心前区饱满,心尖搏动局限,位于左锁骨中线上第5肋间。未触及震颤,无心包摩擦感。HR 130次/min,律齐,P2>A2,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I3/Ⅵ级连续性粗糙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肋下3 cm。四肢关节无红肿。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
目前主要诊断是(提示 心脏CT:升主动脉直径 2.5 mm,主动脉弓及降部缩窄,最窄处2.5 mm,跨窄压差90 mmHg,缩窄长度12.1 mm。动脉导管未闭,大小6 mm;双上肺斑片状影。心脏B型超声:右心室增大,31.4 mmx23.0 mm,左心室发育不良,10.2 mmx21.8 mm;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内径5.7 mm,跨窄压差19 mmHg;室间隔中断,左向右分流,大小5.7 mm,跨隔压差53 mmHg。主肺动脉增宽,主动脉发育细小,主动脉弓及降部扭曲,缩窄,跨窄压差90 mmHg。动脉导管未闭,大小5.7 mm,呈双期双向分流。)
A: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B:室间隔缺损 C: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并主动脉缩窄 D:动脉导管未闭 E:右心室发育不良 F:新生儿肺炎
患儿女,8岁,体检发现心脏有杂音,活动后乏力,气促,无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I3级响亮喷射性全收缩期杂音,伴收缩期震颤。X线示肺野缺血,肺动脉总干膨出。经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检查,证实为肺动脉瓣狭窄。
上述病例经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检查证实为中度肺动脉瓣狭窄,其听诊时除下列哪项外,均为其特点
A: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响亮的,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 B:杂音向颈部传导,并可扪及收缩期震颤 C:其收缩期杂音多在I2~I3级 D: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有不同程度亢进或分裂 E: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收缩期咔嚓音
病理解剖为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间无直接交通,左心室与发育不良的升主动脉相连,右心室发出肺动脉并通过未闭导管与降主动脉相连,可合并其他心内畸形,此病称为
A:动脉导管未闭 B:双主动脉弓 C:主动脉弓闭锁 D:主动脉弓离断 E:主动脉峡部缩窄
病理解剖为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间无直接交通,左心室与发育不良的升主动脉相连,右心室发出肺动脉并通过未闭导管与降主动脉相连,可合并其他心内畸形,此病称为()。
A:动脉导管未闭 B:双主动脉弓 C:主动脉弓闭锁 D:主动脉弓离断 E:主动脉峡部缩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