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0岁。间断上腹疼痛2年。胃镜检查见胃黏膜呈颗粒状,黏膜下血管显露,色泽灰暗。胃黏膜活组织检查报告:重度不典型增生。幽门螺杆菌(+)。

本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是

A:不作治疗,定期观察 B:胃黏膜保护剂 C:质子泵抑制剂 D:手术治疗 E:none

患者,女性,58岁,缺失,余留牙良好,下颌舌侧牙槽骨呈斜坡状,用整铸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舌侧设计舌连接杆。

当舌侧组织呈垂直时,杆与黏膜接触形式是

A:杆与黏膜呈接触式 B:离开黏膜0.5mm C:离开黏膜0.8mm D:离开黏膜1.2mm E:离开黏膜1.5mm

患者,女性,58岁,缺失,余留牙良好,下颌舌侧牙槽骨呈斜坡状,用整铸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舌侧设计舌连接杆。

当舌侧组织呈垂直时,杆与黏膜接触形式是

A:杆与黏膜呈接触式 B:离开黏膜0.5mm C:离开黏膜0.8mm D:离开黏膜1.2mm E:离开黏膜1.5mm

女性,38岁。1年来上腹部不适,早饱,嗳气,查体:无贫血貌,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部黏膜变薄,黏膜下血管透见,皱襞平坦,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液湖缩小。黏膜活检呈轻度不典型增生,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血清维生素B正常。

当前错误的治疗方法

A: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 B:抗HP治疗 C:外科手术 D:保护胃黏膜 E: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药物,合理饮食

男性,48岁。反复上腹部不适10年余,与进食及季节无明显关系,查体:消瘦,结膜苍白,贫血貌,上腹压痛。胃镜检查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平坦,黏膜下血管透见,黏液湖缩小。黏膜活检呈重度不典型增生。

当前正确的治疗方法

A: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 B:PPI+两种抗生素 C:外科手术 D:保护胃黏膜 E:PPI+保护胃黏膜

某男性患者,49岁,反复上腹部不适10年余,与进食及季节无明显关系,查体:消瘦,结膜苍白,贫血貌,上腹压痛。胃镜检查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平坦,黏膜下血管透见,黏液湖缩小。黏膜活检呈重度不典型增生。

当前正确的治疗方法

A: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 B:PPI+两种抗生素 C:外科手术 D:保护胃黏膜 E:PPI+保护胃黏膜

某女性患者,51岁,反复上腹部疼痛、腹胀5年,无规律性,查体:消瘦,上腹压痛,有舌炎,贫血貌。胃镜检查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平坦,黏膜下血管透见,黏液湖缩小。黏膜活检呈重度不典型增生。

其病理表现不正确的是

A:胃腺体部分消失 B:幽门腺化生 C:肠上皮化生 D:不典型增生 E:仅黏膜层有炎症细胞浸润

某女,39岁。1年来上腹部不适、早饱、嗳气,查体:无贫血貌,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部黏膜变薄,黏膜下血管透见,皱襞平坦,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液湖缩小。黏膜活检呈轻度不典型增生,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血清维生素B正常。

当前不正确的治疗方法

A: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 B:抗HP治疗 C:外科手术 D:保护胃黏膜 E: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药物,合理饮食

某女性患者,51岁。反复上腹部疼痛、腹胀5年,无规律性。查体:消瘦,上腹压痛,有舌炎,贫血貌。胃镜检查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平坦,黏膜下血管透见,黏液湖缩小。黏膜活检呈重度不典型增生。

其病理表现不正确的是

A:胃腺体部分消失 B:幽门腺化生 C:肠上皮化生 D:不典型增生 E:仅黏膜层有炎症细胞浸润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