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74岁,主因“间断胸痛20余年,加重2个月”入院。5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前降支弥漫病变,于前降支近中段植入支架3枚。此后患者仍偶有胸痛发作。2个月前,开始出现活动中胸痛,以饱餐后为著,且症状逐渐加重,活动耐量逐渐降低。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史10余年,糖尿病史4年。入院查体:Bp 140/7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约5次/min。肝,脾肋下未及。双踝部轻度可凹性水肿。ECG检查: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对于此患者适当的治疗策略是(提示 入院后UCG检查:左心室肥厚,舒张功能减低;左心房扩大;LVEF:61%。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CK-MB 0.6 ng/ml,cTnI 0.01ng/ml,Scr 133 μmol/L。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图1,2):左冠状动脉:LAD中段原支架内狭窄50%~60%,LCX近段狭窄70%~80%;右冠状动脉:近段弥漫病变,自中段完全闭塞。

A:PCI B:CABG C:强化药物治疗 D:PCI+强化药物治疗 E:左冠状动脉PCI+右冠状动脉CABG F:右冠状动脉PCI+左冠状动脉CABG

患者女,74岁,主因“间断胸痛20余年,加重2个月”入院。5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前降支弥漫病变,于前降支近中段植入支架3枚。此后患者仍偶有胸痛发作。2个月前,开始出现活动中胸痛,以饱餐后为著,且症状逐渐加重,活动耐量逐渐降低。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史10余年,糖尿病史4年。入院查体:Bp 140/7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约5次/min。肝,脾肋下未及。双踝部轻度可凹性水肿。ECG检查: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对于此患者适当的治疗策略是(提示 入院后UCG检查:左心室肥厚,舒张功能减低;左心房扩大;LVEF:61%。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CK-MB 0.6 ng/ml,cTnI 0.01ng/ml,Scr 133 μmol/L。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图1,2):左冠状动脉:LAD中段原支架内狭窄50%~60%,LCX近段狭窄70%~80%;右冠状动脉:近段弥漫病变,自中段完全闭塞。

A:PCI B:CABG C:强化药物治疗 D:PCI+强化药物治疗 E:左冠状动脉PCI+右冠状动脉CABG F:右冠状动脉PCI+左冠状动脉CABG

男性,42岁。肝区疼痛,食欲减退,消瘦4个月。既往有乙肝病史20年。查体:T36.9℃,R12次/分,P88次/分。腹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超声造影检查:从左上肢肘静脉注入造影剂后,肝组织开始增强时间为15秒,病灶开始增强时间为11秒,动脉相呈不均匀高增强,门脉相消退为低增强,延迟相为低增强。肝内探及实性块影,边界尚清晰,块影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块影内可见动脉,静脉血流信号。

对于该患者,下列检查项目中,不适宜选择的是

A:腹部CT或MRI B: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C:超声引导下肝活检 D: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E:血清甲胎蛋白(AFP)

哪些是肝癌肝动脉造影时的表现

A:肿瘤供血的肝动脉扩张 B:肿瘤湖征 C:肝血管受压拉直、移位或被肿瘤包绕 D:肿瘤内显示异常瘤血管 E:动静脉瘤

患者,女,46岁,心前区钝痛,怀疑冠心病,需行造影检查。

不是左冠状动脉造影体位的是

A:右肩位 B:肝位 C:蜘蛛位 D:长轴斜位 E:侧位

哪些是肝癌肝动脉造影时的表现( )

A:肿瘤供血的肝动脉扩张 B:肿瘤湖征 C:肝血管受压拉直、移位或被肿瘤包绕 D:肿瘤内显示异常瘤血管 E:动静脉瘤

有关肝动脉造影CT(CTA)的描述错误的是:()

A:动脉导管置于肝固有动脉内 B:边注射对比剂边行移床式动态全肝扫描 C:动脉导管置于肠系膜上动脉内 D:对肝内小的肿瘤病灶检出率高于CT和血管造影 E:主要目的是检出富动脉供血肿瘤

肝动脉造影假阴性情况见于:()

A:弥漫性肝癌 B:病灶直径小于1.0cm C:异常起源动脉供血 D:多结节、乏动脉供血肿瘤 E:以上都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