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阻滞时局麻药直接作用于脊神经前后根和脊髓,以下不正确的是

A:高浓度可同时阻滞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 B:神经纤维的阻滞顺序为:温觉→痛觉→触觉→运动神经→压力感觉纤维→本体感觉纤维 C:低浓度仅阻滞感觉神经纤维 D:交感神经阻滞平面比感觉阻滞平面高1~3神经节段 E:运动神经阻滞平面较感觉阻滞平面低1~4节段

患者男性,72岁,因颈,右肩臂,手指麻痛2年,加重伴下肢无力3个月,以混合型颈椎病收住院,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相应神经根和脊髓受压明显。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和脊柱融合内固定术。

提示:患者颈椎后伸极度受限;患高血压病20余年,不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不稳定,收缩压最高可达210mmHg,入院时血压195/115mmHg,房颤,心室率120次/分,心脏超声示左房内有血栓可疑,伴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EF值53%;心功能I3级;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近日患感冒,咳嗽,咳痰,气喘严重,呼吸功能测定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半年前患"脑梗",现已基本恢复;空腹血糖13.4mmol/L(240mg/dl)。提问:对于该患者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暂缓手术,待血压控制至160/110mmHg,心室率100次/分以下时再考虑手术 B:该患者的ASA分级为I2级 C:暂缓手术,积极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手术 D:做血栓风险测定和分析,了解患者再次发生脑梗的风险,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E:待血糖稳定在6.7mmol/L(120mg/dl)以下时再考虑手术 F:次日在快速诱导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

患者,女,20岁,外伤骨折后,在口内行即刻根充术后转修复科,口腔检查,冠2/3折断,不松动,根管内有充填物,叩(++)。余牙及咬合关系正常。

根面预备时错误的是

A:根面预备成唇舌向的两个斜面 B:两斜面相交,形成一偏根管口舌侧的近远中向的嵴 C:对唇舌径小的患者唇,唇侧可预备成凹斜面 D:不能制备出两个斜面时,可制备平面或凹面 E:为保证桩冠的抗力性和稳定性,通常应在颈部做肩台

脊髓压迫症临床表现中的脊神经根受压症状

A:脊神经根受压可产生灼痛、撕裂痛或钻痛,可放射到相应皮肤节段,活动脊柱、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剧,适当改变体位可减轻。病灶位于脊髓腹侧时,可刺激和损害脊神经前根,引起节段性肌痉挛和肌萎缩 B:脊髓丘脑束受损产生对侧2~3个节段以下的躯体痛温觉减退,髓内病变早期为区内分离性感觉障碍,累及脊髓丘脑束时感觉障碍自病变节段向下发展,鞍区最后受累。髓外病变感觉自下而上发展至受累节段。后索病变产生病变水平以下同侧深感觉缺失。晚期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损害平面以下各感觉缺失 C:脊髓前角受压时可出现节段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受损范围内的肢体或躯干肌肉萎缩、无力、肌肉纤颤。皮质脊髓束受损时,受压平面以下肢体痉挛性瘫痪。前角及前根受累引起病变节段支配肌肉松弛性瘫痪,急性期损害表现为脊髓休克,病变水平以下呈迟缓性瘫 D:发热、畏光、头痛、肌痛、恶心、呕吐、全身无力,神经系统检查可见颈项强直和Kernig征 E: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局灶性脑损害,病变轻、预后好,患者多有腰部带状疱疹史

脊髓压迫症临床表现中的脊神经根受压症状()。

A:发热、畏光、头痛、肌痛、恶心、呕吐、全身无力,神经系统检查可见颈项强直和Kernig征 B:脊神经根受压可产生灼痛、撕裂痛或钻痛,可放射到相应皮肤节段,活动脊柱、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剧,适当改变体位可减轻。病灶位于脊髓腹侧时。可刺激和损害脊神经前根,引起节段性肌痉挛和肌萎缩 C:脊髓前角受压时可出现节段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受损范围内的肢体或躯干肌肉萎缩、无力、肌肉纤颤。皮质脊髓束受损时,受压平面以下肢体痉挛性瘫痪。前角及前根受累引起病变节段支配肌肉松弛性瘫痪,急性期损害表现为脊髓休克。病变水平以下呈迟缓性瘫 D:脊髓丘脑束受损产生对侧2~3个节段以下的躯体痛温觉减退,髓内病变早期为区内分离性感觉障碍,累及脊髓丘脑束时感觉障碍自病变节段向下发展,鞍区最后受累。髓外病变感觉自下而上发展至受累节段。后索病变产生病变水平以下同侧深感觉缺失。晚期出现脊髓横贯性掼害,损害平面以下各感觉缺失 E: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局灶性脑损害,病变轻、预后好,患者多有腰部带状疱疹史

蛛网膜下腔阻滞时局麻药直接作用于脊神经前后根和脊髓,以下不正确的是()

A:低浓度仅阻滞感觉神经纤维 B:高浓度可同时阻滞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 C:神经纤维的阻滞顺序为:温觉→痛觉→触觉→运动神经→压力感觉纤维→本体感觉纤维 D:交感神经阻滞平面比感觉阻滞平面高1~3神经节段 E:运动神经阻滞平面较感觉阻滞平面低1~4节段

脊神经的背根由传入神经纤维组成,具有传入功能;反之,腹根具有传出功能。将脊蛙(只毁脑的活体)某脊神经的背根剪断,分别刺激其中枢端(靠近脊髓的一端)和外周端,正确的判断是()

A:刺激背根的中枢端,效应器发生反应 B:刺激背根的外周端,效应器发生反应 C:刺激背根的中枢端和外周端,效应器都不发生反应 D:刺激背根的中枢端和外周端,效应器都发生反应

蛛网膜下腔阻滞时局麻药直接作用于脊神经前后根和脊髓,以下不正确的是()。

A:低浓度仅阻滞感觉神经纤维 B:高浓度可同时阻滞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 C:神经纤维的阻滞顺序为:温觉→痛觉→触觉→运动神经→压力感觉纤维→本体感觉纤维 D:交感神经阻滞平面比感觉阻滞平面高1~3神经节段 E:运动神经阻滞平面较感觉阻滞平面低1~4节段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