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疾病诊断的需要,灵活选用窗宽、窗位。颅脑CT图像常用脑窗摄影。窗宽80~100HU,窗位35HU左右。颅底、内听道病变;颅脑外伤;颅骨病变,或颅内病变侵犯颅骨,必须加摄骨窗。骨窗的窗宽1000~1400HU,窗位300~500HU。耳鸣及疑桥小脑角区病变者,应利用调节窗口技术,以观察内听道有无扩大,并根据需要对局部进行放大。头皮下软组织病变,用软组织窗摄影:窗宽300~400HU,窗位35~45HU。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变灵活选用窗宽和窗位。若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时,可适当调窄窗宽;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低窗位,并适当调宽窗宽。鞍区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和骨窗,软组织窗窗宽350~400HU,窗位35~40HU。

显示颅脑CT图像的窗宽、窗位选择正确的是

A:颅脑CT图像常用脑窗摄影 B:窗宽100~150HU,窗位35HU左右 C:窗宽80~100HU,窗位35HU左右 D:窗宽90~120HU,窗位40HU左右 E:窗宽100~120HU,窗位45HU左右

有关CT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CT值越高,X线衰减越小 B:CT值越高,图像越黑 C:较低CT值的物质,转换为白色 D:CT值随窗技术调整而改变 E:矩阵中的1个像素,包含相应的CT值

如果构成图像的像素数量少、像素的尺寸大,可观察到的原始图像细节较少,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低;反之,像素数量多,图像的空间分辨率高。描述一幅图像需要的像素数量是由每个像素的大小和整个图像的尺寸决定的。在空间分辨率一定的条件下,图像大比图像小需要的像素多,每个单独像素的大小决定图像空间分辨率。若图像矩阵大小固定,视野增加时,图像空间分辨率降低。灰度级数影响着数字图像的密度分辨率。计算机处理和存储数字图像采用的是二进制数,ADC将连续变化的灰度值转化为一系列离散的整数灰度值,量化后的整数灰度值又称为灰度级(gray level)或灰阶(gray scale)。量化后灰度级的数量由2决定,N是二进制数的位数,称为位(bit),用来表示每个像素的灰度精度。

灰度级数与图像的关系错误的是

A:像素位数越多灰度级数越多 B:像素位数越多图像细节越多 C:灰度级数越多图像细节越多 D:灰度级数越少图像质量越高 E:灰度级数越多图像越细腻

黑白图像中,如果某一区域的密度值越高,则该区域的黑度()。

A:越高 B:越低 C:不一定 D:无变化

有关CT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CT值越高,X线衰减越小 B:CT值越高,图像越黑 C:较低CT值的物质,转换为白色 D:CT值随窗技术调整而改变 E:矩阵中的一个像素,包含相应的CT值

有关CT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CT值越高,X线衰减越小 B:CT值越高,图像越黑 C:较低CT值的物质,转换为白色 D:CT值随窗技术调整而改变 E:矩阵中的1个像素,包含相应的CT值

有关CT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CT值越高,X线衰减越小 B:CT值越高,图像越黑 C:较低CT值的物质,转换为白色 D:CT值随窗技术调整而改变 E:矩阵中的一个像素,包含相应的CT值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