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59岁。近2个月出现咳嗽,咳少量痰,胸闷,气促等表现,来门诊就诊。经询问得知病人为石棉装饰材料公司生产车间员工,10年前曾患右上肺结核,吸烟40年,每日2包,现已戒烟4年,喜食甜食。20年前父亲因肺癌去世,母亲健在,门诊X线检查发现右肺门处有一直径约3.2cm球形阴影,后行CT检查和经胸壁穿刺检查,确诊为肺鳞癌。拟行右侧全肺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
该病人术后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B: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C:遵医嘱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和量 D:术后给予镇咳药,防止咳嗽引起切口疼痛 E:告知病人手术情况,减轻焦虑
病人男性,32岁,不规则发热,咳嗽,伴间断腹泻,食欲减退及明显消瘦2个月,既往有静脉__史。体格检查:体温38℃,全身淋巴结肿大,质韧,无触痛,能活动。血白细胞4.0x10g/L,血清抗-HIV(+)。
针对该病人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B:提供病人与家属,亲友沟通机会,获得更多心理支持 C: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D:将病人安置于隔离病室内进行严密隔离 E:多与病人沟通,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某女性患者,28岁,感冒发热,咳嗽,咳黄脓痰2天,今晨出现咯血约100ml,来院就诊,病人自幼常有咳嗽、咳痰,晨起或晚间躺下时更甚,咳出多量脓痰后才好转,类似的情况已反复多次。体检:T38℃、P90次/分、R22次/分,神志清,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左下胸部闻及少量局限性湿啰音。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3。5×10
/L,白细胞计数8.6×10
/L,其中中性粒细胞为75%,淋巴细胞为24%,血沉12mm/1小时末。胸透见左侧肺纹理增粗。
给病人行体位引流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提示:入院后第二天,患者痰量明显增多
A:引流体位原则上抬高患肺位置,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 B:引流体位原则上抬高床头,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 C:引流时间一般安排在餐前 D:引流时间一般安排在餐后 E:引流时嘱病人不要咳嗽,以免影响引流效果 F:引流时辅以胸部叩击等措施,以提高引流效果 G:引流后给予清水漱口 H:引流后复查肺部呼吸音及啰音变化
某男性患者,54岁,今日行胃大部切除术。为减轻病人伤口疼痛,医嘱:哌替啶50mg im q6h prn。
此医嘱属于
A:长期医嘱 B:临时医嘱 C:长期备用医嘱 D:临时备用医嘱 E:即刻执行的医嘱
某男性患者,54岁,今日行胃大部切除术。为减轻病人伤口疼痛,医嘱:哌替啶50mg im q6h prn。
在执行这项医嘱时,护士做法不正确的是
A:将医嘱转抄在长期医嘱栏内 B:执行前须了解上次的执行时间 C:在临时医嘱栏内记录执行时间 D:两次执行的间隔时间在6h以上 E:过时未执行则用红笔写"未用"
某男性患者,54岁,今日行胃大部切除术。为减轻病人伤口疼痛,医嘱:哌替啶50mg im q6h prn。
护士对病人术后医嘱正确的处理是
A:必要时可以在术后进行重整医嘱 B:在最后一行医嘱下面用红笔划一横线 C:在红线下方用红笔写上"重整医嘱" D:将原来医嘱按日期先后排列 E:按排列顺序抄录在新的医嘱单上
白女士,50岁,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于下午14:00回病房,一般情况尚好。医嘱:哌替啶50mg,im,q6h,prn。
此医嘱属于
A:临时医嘱 B:长期医嘱 C:临时备用医嘱 D:长期备用医嘱 E:立即执行医嘱
某男,21岁,浙江人,5年来反复咳嗽、咯血,有时血痰黏稠,呈果酱样。胸片示:双下肺斑片影,其间有多发透光区,PPD皮试(+),痰结核菌检查多次阴性。在诊断过程中
应进一步检查
A:侧位胸片 B:痰结核菌培养 C:痰虫卵检查 D:痰癌细胞检查 E: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某女性患者,62岁,生育子女5人,近2年来时常出现不自主流尿,咳嗽、打喷嚏时明显,经常尿湿内裤,痛苦不堪。入院查体:双肾未及,耻骨上未及涨大膀胱,无压痛。蹲位嘱病人咳嗽时有少许尿液自尿道口溢出。尿常规检查(一)。
确诊检查应为
A:膀胱尿道造影 B:KUB+IVP C:膀胱镜检查 D:盆腔正位片 E:中段尿培养
某女性患者,29岁,感冒发热,咳嗽,咳黄脓痰2天,今晨出现咯血约100ml,来院就诊,病人自幼常有咳嗽、咳痰,晨起或晚间躺下时更甚,咳出多量脓痰后才好转,类似的情况已反复多次。体检:T38.3℃、P90次/分、R22次/分,神志清,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左下胸部闻及少量局限性湿啰音。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3.5×10
/L,白细胞计数8.6×10
/L,其中中性粒细胞为75%,淋巴细胞为24%,血沉12mm/1小时末。胸透见左侧肺纹理增粗。
给病人行体位引流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提示:入院后第二天,患者痰量明显增多。
A:引流体位原则上抬高患肺位置,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 B:引流体位原则上抬高床头,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 C:引流时间一般安排在餐前 D:引流时间一般安排在餐后 E:引流时嘱病人不要咳嗽,以免影响引流效果 F:引流时辅以胸部叩击等措施,以提高引流效果 G:引流后给予清水漱口 H:引流后复查肺部呼吸音及啰音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