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1岁,因“低热伴轻咳3周”来诊。45d前曾高热1周后体温正常。看护患儿的保姆6个月前因咯血回当地治疗。生后接种卡介苗。查体:精神好,发育好;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肝肋下2cm,脾未及。病后第2周胸部X线片:上纵隔增宽,右肺门增大,右上肺片影。
入院后患儿出现活动后喘息,右肺喘鸣音明显。胸部X线片:右上肺不张,上纵隔淋巴结缩小。胸部CT:右上主支气管狭窄,阻塞。追问保姆诊断为浸润性肺结核,肺内有空洞。考虑患儿可能为
A:原发型肺结核合并淋巴结-支气管瘘 B:喘息性支气管炎 C:支气管异物 D:支气管哮喘 E:支气管畸形
患者女性,45岁。咳嗽,咳嗽2个月,白色泡沫痰,查体无阳性体征,胸部X线片示:右肺下野半圆形团块影,凸出于右心缘,基底与心包相连。侧位片团块位于前下纵隔。
提示:若患者曾咳出灰白色豆渣样物质,CT示右前下纵隔内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缘有钙化,边界清,CT值40Hu,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下列正确的是
A:该病预后不佳 B:宜保守治疗,定期观察 C:肿瘤体积大时,可压迫胸内及纵隔重要脏器,引起生理紊乱 D:神经纤维瘤可能大 E:该病需手术治疗 F:畸胎瘤可能大 G:应当放射治疗
病历摘要:男性,35岁,主因体检发现前纵隔肿物一周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双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胸片示前上纵隔肿瘤。
有关纵隔的定义及分区的正确描述是:
A:纵隔是指两侧纵隔胸膜间器官和组织的总称 B:纵隔以胸骨上窝和第四胸椎下缘水平的连线分为上下两部分 C:气管心包前面的间隙为前纵隔 D:气管心包后面的间隙为后纵隔 E:以往的中纵隔称为内脏器官纵隔
病历摘要:男性,35岁,主因体检发现前纵隔肿物一周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双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胸片示前上纵隔肿瘤。
胸部CT示前上纵隔肿瘤4x4x3cm,与周围血管关系密切,考虑为胸腺瘤,决定手术治疗,可采用的术式有:
A: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 B:纵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 C:经左胸胸腺瘤切除术 D:经右胸胸腺瘤切除术 E:胸骨正中劈开胸腺瘤切除术
男性,52岁。咳嗽,痰中带血1个月。1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症状,痰为白色泡沫痰,量较少。剧烈咳嗽后出现痰中带血,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但咳嗽症状改善不明显。查体:T36.6℃,P79次/分,R12次/分,BP140/85mmHg。肥胖体型,双侧锁骨上淋巴结不大,气管居中。左肺呼吸音正常,右上肺呼吸音稍低。
根据检查结果,正确的诊断是(提示:检查结果:右上肺包块伴右上肺不张,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肺动脉干及上腔静脉;右肺上叶支气管新生物,阻塞管腔,病变距隆突1.5cm。左侧支气管各段正常。活检病理检查:鳞状细胞癌。)
A:右上肺鳞状细胞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 B:右上肺鳞状细胞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肺不张 C:右上肺鳞状细胞癌 D:右上肺鳞状细胞癌伴肺不张 E:右上肺鳞状细胞癌伴肺部感染 F:右上肺鳞状细胞癌伴压迫症
男性,55岁。进食哽噎感5个月,加重,体重进行性下降1个月。查体:T36.2℃,P83次/分,R12次/分,BP145/88mmHg。营养不良,消瘦。气管居中,双侧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正常。
患者最后的诊断是(提示:检查发现距门齿23~28cm处食管新生物,病变侵及食管全层,纵隔淋巴结肿大。食管黏膜破坏,小溃疡形成。病理诊断:食管鳞癌。)
A:食管鳞癌 B:食管鳞癌伴黏膜层破坏 C:食管鳞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 D:食管鳞癌伴溃疡形成 E:食管鳞癌伴转移 F:食管鳞癌侵及全层
某男性患者,57岁。消瘦1个月余。无咳嗽、咳痰、恶心、呕吐症状。查体:T36.5℃,呼吸20次/分,脉搏89次/分,血压105/73mmHg,查体:左啵窝、双侧颈部锁骨上触及多发包块;双肺呼吸音清。血常规:Hb103g/L,白细胞5.2×10
/L,中性粒细胞61.3%,淋巴细胞15.9%。大便OB(-)。胸部CT:纵隔、双侧肺门及左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双肺未见异常。
IF-FDGPET/CT显像示双侧颈部锁骨上、纵隔、双侧肺门及左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代谢异常增高,疑恶性淋巴瘤。诊断时需进一步鉴别的疾病是
A:转移癌 B:结核性淋巴结炎 C:结节病 D: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E:组织细胞增生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F: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某女性患者,25岁,无力,面色苍白1个月,伴胸闷,偶尔咳嗽,无痰。查体:左侧腹股沟及双侧腋窝可扪及增大淋巴结,血液检查示轻度贫血。胸CT见纵隔多发淋巴结增大。
纵隔淋巴结增大的判定标准为
A:直径>1cm B:长径>1cm C:短径>1cm D:淋巴结直径>同层面气管直径 E:淋巴结直径>同层面主动脉直径的1/2
某男,59岁。消瘦1个月余。无咳嗽、咳痰、恶心、呕吐症状。查体:T36.5℃,呼吸20次/分,脉搏89次/分,血压105/73mmHg,查体:左腋窝、双侧颈部锁骨上触及多发包块;双肺呼吸音清。血常规:Hb103g/L,白细胞5.2×10
/L,中性粒细胞61.3%,淋巴细胞15.9%。大便OB(-)。胸部CT:纵隔、双侧肺门及左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双肺未见异常。
F-FDG PET/CT显像示双侧颈部锁骨上、纵隔、双侧肺门及左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代谢异常增高,疑恶性淋巴瘤。诊断时需进一步鉴别的疾病是
A:转移癌 B:结核性淋巴结炎 C:结节病 D: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E:组织细胞增生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F: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标准为直径大于()
A:5mm B:10mm C:15mm D:20mm E:只要纵隔窗可见即为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