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2岁,因“口唇发绀18个月”来诊。有昏厥史。查体:口唇发绀明显,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I2/Ⅵ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单一响亮。胸部X线片:“靴型”心影,双肺野清晰。
选择右心室造影时,肺动脉和主动脉的显影情况为
A:肺动脉和主动脉均不显影 B:只有肺动脉显影 C:只有主动脉显影 D:肺动脉和主动脉几乎同时显影 E:肺动脉显影后数秒主动脉显影
患者男,47岁,因“右胸疼痛,胸闷10 d”来诊。患者3个月前曾因发热(体温最高39 ℃),咳脓痰而在外院就诊,当时诊断为“右下肺炎,右胸少量积液”,经应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好转,未再就医,但其后仍时有低热,食欲减退,乏力。查体:T 37.2 ℃,R 25 次/min,P 80次/min, BP 120/70 mmHg。慢性病容,HR 82次/min,律齐。右侧胸壁肋间隙变窄,未及胸壁肿物;右中下肺野听诊呼吸音低,叩诊呈浊音;余无特殊。
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胸部X线:右中下肺野,外带高密度影。胸部CT:右侧胸腔占位,增厚的脏,壁层胸膜(厚度均在1 cm以上)间有低密度液性包裹区,且其外带弧度和胸壁吻合;右肺受挤压,部分实变。心电图正常。)
A:肺脓肿 B:肺肿瘤 C:肺不张,实变 D:胸壁(膜)肿瘤 E:畸胎瘤 F:慢性脓胸
患者女性,32岁。反复干咳,喘息,无诱因,季节性,伴乏力,纳差,少痰。当地医院诊断:支气管哮喘。给抗平喘,消炎,对症治疗,症状好转不明显,既往否认过敏史,无鼻炎史。病程中无发热,时有盗汗。查体:体温36.8℃,脉搏88次/L,双肺可闻及散在哮呜音。实验室检查:WBC:8.9x10
,N:0.75,EOS正常。肺功能:FEV1:2.1L/S,占正常预计值73%,用药后增加210ml,缓解率11%。胸片:双肺可见散在斑点状阴影,双肺中野明显,右肺中野病灶似“树芽状”。
按哮喘规范治疗1周,PEF改善,但仍未达正常。胸CT:双肺中野斑点状阴影,大小不均匀,延支气管走行分布,双下肺也可见散在病灶,血沉:34mm,活动性结核抗阳性,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检查,BALF中查到大量结核杆菌,结核-DNA阳性。肺TB新的临床分类是
A:肺外结核 B:干酪性肺炎 C:肺结核球 D:原发性肺结核 E:继发性肺结核 F:结核性胸膜炎 G: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H:浸润型肺结核 I:空洞型肺结核 J:原发综合征
某男,51岁,糖尿病6年,发热咳嗽咳痰2周,咳痰带少量血丝,肺部未闻及啰音,胸片右肺上野及中野密度较淡浸润影,似有透光区,血WBC9.2×10
/L,中性粒细胞比例67%
该患者肺部表现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肺结核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C:肺癌 D:克雷伯杆菌肺炎 E:肺囊肿继发感染
胸部正位取后前立位摄影的原因,无关的是
A:能正确反映胸部脏器的确切形态 B:能观察到产生气液面的病理改变 C:肺组织更靠近胶片,影像清晰 D:肩胛骨易于投影在肺野之外 E:心脏放大率小
以下肺野划分标准哪项错误
A:肺门位于中肺野内带 B:由内向外肺野分为内带和外带 C:第2肋前端下缘以上为上肺野 D:第2-4肋前端下缘之间为中肺野 E:第4肋前端下缘以下为下肺野
关于肺野影像解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野分为三区四带 B:是纵隔两旁的肺组织 C:第1肋骨以上称肺尖部 D:锁骨下附近肺野称锁骨下区 E:在X线片上为均匀一致的透亮区
某女性患者,55岁,糖尿病8年。发热咳嗽咳痰3周,咳痰带少量血丝。肺部未闻及啰音,胸片右肺上野及中野有密度较淡浸润影,似有透光区。血WBC9.2×10
/L,中性粒细胞比例67%。
该患者肺部表现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肺结核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C:肺癌 D:克雷伯杆菌肺炎 E:肺囊肿继发感染
关于肺野影像解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野分为三区四带 B:是纵隔两旁的肺组织 C:第1肋骨以上称肺尖部 D:锁骨下附近肺野称锁骨下区 E:在X线片上为均匀一致的透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