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0岁,因“瘙痒,红斑1个月”来诊。查体:头面,颈项部,胸部和上肢伸侧及双手见弥漫红斑,肥厚,脱屑伴抓痕血痂,其他部位无皮损。

为明确诊断,应追问的病史和检查包括

A:皮损初发部位 B:发病前日晒情况 C:系统病史及服药史 D:特应性病史 E:检查耳后,眉弓,颏下有无皮损 F:发病后的治疗及效果 G:真菌检查 H:Auspitz征

 患者男,60岁,因“瘙痒,红斑1个月”来诊。查体:头面,颈项部,胸部和上肢伸侧及双手见弥漫红斑,肥厚,脱屑伴抓痕血痂,其他部位无皮损。

当前合适的治疗包括(提示 患者皮损初发于双手,系使用过期花露水洗手后发病。发病前后无过度日晒史,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服用降压灵和二甲双胍多年,无反应史。耳后,眉弓,颏下无皮损。发病后曾用冰黄肤乐软膏,青鹏膏,芦荟胶治疗逐渐加重。)

A:停用降压灵 B:停用二甲双胍 C:停用以前所有外用药 D:避光 E:手部肥厚皮损使用曲安奈德新霉素硬膏 F:系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G:局部外用中,强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H:仅用清水洗手洗浴,洗后使用凡士林保湿

患者女,32岁,因“活动后心悸20年”来诊。查体:体重46 kg;R 26次/min,HR 100次/min,右上肢BP 110/61 mmHg,右下肢BP 130/56 mmHg,四肢经皮脉搏氧饱和度均为100%,双肺呼吸音清,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2/6级柔和杂音。ECG:窦性心律,HR 100次/min。超声心动图:右心大,左心室舒张末径30 mm,房间隔连续性中断7 mm,左向右分流,室间隔连续性完整,右房室瓣收缩期见少量分流,余瓣膜正常。胸部X线片:双肺血多,心影增大,肺动脉段略膨隆。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关于患者病情变化,叙述正确的是(提示切皮前给予舒芬太尼50 μg,维库溴铵2 mg和咪达__2 mg,同时吸入异氟烷,维持呼气末浓度为1%左右。体外循环前心率维持在80次/min左右,血压维持在100/60 mmHg左右,中心静脉压7 mmHg。手术顺利,心肌血流阻断25 min,体外循环40 min,脱机顺利。脱机后HR 75次/min,BP 90/50 mmHg,CVP 4 mmHg。体外循环后PCV呼吸,Fi02 100%,吸气峰压20 mmHg,潮气量480 ml,R 16次/mi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5 mmHg。很快发现潮气量降到300 ml左右,心率升为120次/min,气管内插管内出现粉红色气泡,血压有降低的趋势,中心静脉压7 mmHg。)

A:患者气管内出现粉红色泡沫痰为典型的急性左心衰竭表现 B:主要原因是ASD患者左心发育相对较差,手术修补ASD后左向右分流消失,左心容量负荷骤增 C:主要原因是麻醉过深,液体容量超负荷 D:对左心发育很差的ASD患者,开放循环后应保证足够的心肌辅助时间,缓慢脱机,密切观察心脏充盈程度和心肌收缩情况,维持相对较低的中心静脉压 E: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在严密观察血压变化下,可单次小剂量给予加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多巴胺,并静脉持续输注硝酸甘油 F:泡沫痰较严重或动脉压下降明显时,可恢复体外循环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67岁,因颈肩痛,臂痛併四肢乏力3年入院。体检:神清,颈项僵硬,双上肢,上臂外侧,三角肌区皮肤感觉减退,三角肌肌力I3级,肱二头肌反射亢进,肱三头肌反射亢进,双上肢霍夫曼氏征(+),双下肢皮肤感觉正常,肌力正常,膝反射,跟腱反射亢进,髌阵挛(+),踝阵挛(+)。

关于脊髓血供和颈椎病(脊髓型)的关系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颈椎病的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压迫脊髓造成损害屈曲位比伸展位的致病因素大 B:短暂压迫脊髓血液供应的损害,没有持续性较长时间的压迫造成的损害严重 C:颈椎病的症状和症候可由突出物挤压或牵拉轴突或前角细胞引起,也可以由于挤压穿支或软脑膜血管丛使脊髓组织缺血,缺氧扩大损害 D:骨赘可以压迫椎动脉或脊髓前动脉使充盈缺损,是造成颈椎病的主要原因 E:直接阻断软脑膜血管丛或脊髓表面小动脉是造成脊髓损害的主要原因 F:脊髓受压后发生的症状和征候可能是局部血液减少缺氧而引起

 患者男,22 岁,因“四肢疼痛,无力6个月,加重1周”来诊。6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四肢近端疼痛,无力,双侧上肢上举困难,后出现上肢近端及胸大肌等多处肌肉疼痛,活动后加重,伴肌肉痉挛,休息后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一直未治疗。1周前活动后症状明显加重,蹲下后不能站起。查体:一般情况可;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感觉无异常;四肢肌张力降低,四肢近端可见轻度的肌萎缩,三角肌及股四头肌压痛明显,未见肌纤维颤动,四肢近端肌力和远端肌力Ⅳ级;双侧角膜反射对称,四肢腱反射对称存在,无病理反射,皮肤划痕试验(+)。

患者入院后应进行的检查包括

A:血常规 B:尿常规 C:心电图 D:肌电图 E:胸部X线片 F:超声心动图 G:胸腔积液常规及生化

某男性患者,23 岁,因“四肢疼痛、无力6个月,加重1周”来诊。6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四肢近端疼痛、无力,双侧上肢上举困难,后出现上肢近端及胸大肌等多处肌肉疼痛,活动后加重,伴肌肉痉挛,休息后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一直未治疗。1周前活动后症状明显加重,蹲下后不能站起。查体:一般情况可;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感觉无异常;四肢肌张力降低,四肢近端可见轻度的肌萎缩,三角肌及股四头肌压痛明显,未见肌纤维颤动,四肢近端肌力和远端肌力Ⅳ级;双侧角膜反射对称,四肢腱反射对称存在,无病理反射,皮肤划痕试验(+)。

患者入院后应进行的检查包括

A:血常规 B:尿常规 C:心电图 D:肌电图 E:胸部X线片 F:超声心动图 G:胸腔积液常规及生化

以下关于胸部边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界相当于胸廓下口 B:胸部和上肢的界限是三角肌前缘 C:上界往后到第7颈椎棘突 D:上界是胸骨颈动脉切迹 E:上界沿锁骨到肩锁关节

某男性患者,66岁,身高171cm,体重66kg,既往高血压17年。近期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经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等检查,发现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欲择期行冠脉搭桥手术。术前突发烦躁,呼吸急促,前胸部疼痛、高热,改急诊行冠脉搭桥手术。入室发现:患者神志清醒,血压167/97mmHg、心率121次/分,律齐,脉搏血氧饱和度92%,心电图S-T段低平。

对于重症手术的患者,一定要重视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检查,其原因不包括

A:了解患者有否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B:如果术前患者有频发的室性期外收缩或短暂室性心动过速,麻醉不当有发生室颤风险 C:术前有房性期外收缩者术后易发生房颤致低血压 D:如胸部X线片示心脏扩大,70%以上的病例EF<40% E:如主动脉有扭曲及钙化表现,术后并发症危险增加 F:可评价心肌灌注和侧支循环情况。

下列关于胸部边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界相当于胸廓下口 B:胸部和上肢的界限是三角肌前缘 C:上界往后到第7颈椎棘突 D:上界是胸骨颈动脉切迹 E:上界沿锁骨到肩锁关节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