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能用于胃癌辅助诊断的肿瘤标志物不多,主要有CA72-4,PGI1及PGI1/PGI2比值,GPDA(甘氨酰脯氨酰二肽氨基肽酶)等。

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PGI1及PGI1/PGI2比值均明显降低,提示其可用于

A:胃癌的确诊 B:胃癌的治疗监测 C:胃癌的复发指标 D:胃癌癌前病变的早期预警 E:仅用于胃癌的辅助诊断或疗效观察

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能用于胃癌辅助诊断的肿瘤标志物不多,主要有CA72-4,PGI1及PGI1/PGI2比值,GPDA(甘氨酰脯氨酰二肽氨基肽酶)等。

端粒酶是目前最特异和最有普遍性的肿瘤标志物,在胃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用于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方法是

A:RT-PCR B:原位杂交法 C: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 D:DHPLC E:端粒重复扩增法(TRAP)

CEA是一种重要的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主要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结肠直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胃癌等的诊断。当肿瘤发生肝转移时,CEA升高尤为明显。

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时,连续测定CEA将有助于疗效观察。手术完全切除者,一般CEA恢复正常的时间是术后

A:1周 B:2周 C:4周 D:6周 E:8周

CEA是一种重要的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主要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结肠直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胃癌等的诊断。当肿瘤发生肝转移时,CEA升高尤为明显。

CE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虽然不能作为诊断某种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标,但在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等方面,仍有重要临床价值。关于CEA,叙述错误的是

A:放疗和化疗的疗效不一定与肿瘤体积成正比,只要CEA浓度能随治疗而下降,则说明有效;若经治疗其浓度不变,甚至上升,则需更换治疗方案 B:经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的患者,通常在术后第6周1次;术后3年内,每月1次;3~5年每3个月1次;5~7年每6个月1次;7年后1年1次,进行CEA检测以监测其复发和转移 C:妊娠期CEA也可升高 D:正常血清或血浆中也可能存在交叉反应性抗原对CEA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E:CEA是一种存在于胎儿消化道上皮细胞内的含硫酸性糖蛋白

患者男性,52岁。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半年,尿脱落细胞检查,可见恶性肿瘤细胞。

为求进一步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方法是

A:膀胱镜检查 B:B超检查 C:X线检查 D:CT E:MRI检查

某男性患者,34岁,吃鱼后出现吞咽困难,间接喉镜检查咽喉部未见鱼刺。

纤维胃镜发现食管异物位于主动脉压迹,可见搏动,异物较大,周围有血肿及感染,胃镜下取异物不成功,准备行食管镜检查,请说出食管镜检查的适应症

A:取食管异物 B:食管镜下食道癌切除术 C:食道狭窄扩张 D:食管内取肿瘤病理 E:诊断食管各种疾病 F:检查气管异物 G:病人有较严重的颈椎病

下述关于喉部CT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用于检查喉部的恶性肿瘤 B:在侧位定位片上确定扫描范围 C:喉部一般只做横断面扫描 D:图像摄影通常采用软组织窗 E:扫描时通常需要病人做吞咽动作

喉部CT扫描体位,仰头目的在于

A:病人舒服 B:头不易动 C:便于定位 D:喉室打开 E:防止下颌骨伪影

某男性患者,53岁,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半年,尿脱落细胞检查,可见恶性肿瘤细胞。

以下哪项检查意义不大

A:B超检查 B:CT检查 C:膀胱镜检查 D:尿路造影 E:肾图

喉部CT扫描,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用于检查喉部恶性肿瘤 B:在侧位定位片上确定其扫描范围及基线 C:图像一般用软组织窗 D:喉部只能行横断面扫描 E:扫描时要求病人做吞咽动作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