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6岁。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提示3支病变,行3处冠脉内支架治疗,术后未坚持药物治疗,术后1个月突发胸部疼痛2小时入院,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2处支架完全闭塞,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术后测定左房压,右房压,肺动脉压和肺动脉嵌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压前不需调试各零点 B:术后48小时内连续监测记录,每30分钟1次,平稳后改为每小时1次 C:不需无菌操作 D:咳嗽,呕吐,躁动及用力均不会影响测压 E:预防导管折断或导管接头脱落,出血
CT扫描时某断面经第6胸椎体上份。纵隔的结构为出入心底的大血管,心包横窦,心包斜窦,左、右心耳,食管和胸主动脉。
CT测量右肺动脉心包段管径的理想部位为
A:右肺动脉起始部 B:右肺叶间动脉经上腔静脉与中间支气管之间至肺门 C:左、右主支气管前方右肺动脉 D:右肺上叶支气管前内侧肺动脉 E:右肺门区右肺动脉
CT扫描时某断面经第6胸椎体上份。纵隔的结构为出入心底的大血管,心包横窦,心包斜窦,左、右心耳,食管和胸主动脉。
CT测量右肺动脉心包段管径的理想部位是
A:左肺叶间动脉 B:中间支气管 C:右上肺静脉 D:左肺下叶动脉 E:右肺叶间动脉
某男性患者,48岁,因"突发胸痛2小时"就诊。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疼痛位于心前区,性质为压榨性,向左肩放射,持续约3分钟自行缓解。初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目前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金标准是
A:心脏X线检查 B:心电图 C:放射性核素检查 D:冠状动脉造影 E:超声心动图
某女性患者,61岁,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8个月前曾发生心肌梗死,服用过硝酸甘油、美托洛尔和尼莫地平等药物。血压130/85mmHg,心率65次/分。
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指的是哪三支冠状动脉
A:右冠状动脉 B:左前降支 C:左回旋支 D:后降支 E:钝缘支
某男性患者,62岁,冠心病7年,6小时前胸骨后剧痛,为压榨性,并向左臂放射,先后含硝酸甘油2次,疼痛稍缓解,烦躁不安,出汗。查体:急性痛苦面容,体温36.5℃,血压100/70mmHg,脉率100次/分,心界不大,律齐,心音低,未闻及奔马律及杂音,双肺少许湿啰音,肝脾未及。
关于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处理,下述正确的是
A:应用β受体阻滞药减慢心率有助于降低心肌氧耗 B:出现心肌缺血时应设法降低心肌氧耗 C:应重视预防给药,防止强烈刺激诱发高血压 D:降低前、后负荷可有效降低心肌氧耗 E:严重患者应常规放置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 F:off-pump CABG术中冠状动脉固定器固定左前降支时对血流动力学几无影响
某男性患者,66岁,身高171cm,体重66kg,既往高血压17年。近期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经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等检查,发现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欲择期行冠脉搭桥手术。术前突发烦躁,呼吸急促,前胸部疼痛、高热,改急诊行冠脉搭桥手术。入室发现:患者神志清醒,血压167/97mmHg、心率121次/分,律齐,脉搏血氧饱和度92%,心电图S-T段低平。
关于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不正确的是
A:入室前充分镇静,使患者入室处于嗜睡状态。 B:术前使用降压药、β受体阻滞药等药物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C:由于高血压患者诱导期易发生低血压,需适当加快输液速度或静注去氧肾上腺素。 D:吸入麻醉药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E:异氟烷会引起冠状动脉窃血及心肌缺血。 F:冠脉灌注压正常时异氟烷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某男性患者,49岁,因"突发胸痛2小时"就诊。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位于心前区,性质为压榨性,向左肩放射,持续约3分钟自行缓解。初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目前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金标准是
A:心脏X线检查 B:心电图 C:放射性核素检查 D:冠状动脉造影 E:超声心动图
某男性患者,49岁,因"突发胸痛2小时"就诊。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位于心前区,性质为压榨性,向左肩放射,持续约3分钟自行缓解。初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目前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金标准是
A:心脏X线检查 B:心电图 C:放射性核素检查 D:冠状动脉造影 E: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