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8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30余年,肺心病10年,长期口服氨茶碱。1周前因感冒出现咳嗽,咳痰,气促,无发热,自服氨茶碱和抗生素,症状无缓解,又加用另一种茶碱类平喘药,症状仍然不缓解。体格检查:心率98次/min,心律不齐,双肺可闻及细小湿啰音及哮鸣音,下肢水肿。心电图示P波形态不一,平均频率128次/min,心室率96次/min,P-P间期,P-R间期不一,QRS波不增宽。

该患者的心电图诊断是

A:心房扑动 B:心房颤动 C:二度I1型房室传导阻滞 D:二度I2型房室传导阻滞 E: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F: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G:心室颤动

 患者女,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腹胀,下肢水肿10余天。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右心衰竭。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频率510次/min的小f波,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146次/min。

心电图改变符合(提示:患者给予地高辛治疗2周,复查心电图,f波频率530次/min,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86次/min,以R波为主的I1,I2,aVF,V~V导联ST段下斜0.05~0.10 mV,ST-T改变呈鱼钩状,Q-T间期0.30 s。)

A:洋地黄影响 B:洋地黄毒性反应 C:低钾血症心电图改变 D:低钙血症心电图改变 E:心肌缺血

患者女,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腹胀,下肢水肿10余天。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右心衰竭。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频率510次/min的小f波,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146次/min。

心电图改变符合(提示:患者给予地高辛治疗2周,复查心电图,f波频率530次/min,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86次/min,以R波为主的I1,I2,aVF,V3~V4导联ST段下斜0.05~0.10 mV,ST-T改变呈鱼钩状,Q-T间期0.30 s。)

A:洋地黄影响 B:洋地黄毒性反应 C:低钾血症心电图改变 D:低钙血症心电图改变 E:心肌缺血

某患者心电图中,P波与QRS波均按各自规律出现,P波与QRS波不相关,P-P频率>R-R频率。

该患者不会出现的心电图改变是

A:P波与QRS波无关 B:室性逸搏心律 C:P-P时距 D:心室夺获 E:房室分离

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

A:肺型P波 B:肢导低电压 C:右束支传导阻滞 D:V,VR/S>1 E:V,VST-T改变

某女性患者,83岁,活动时胸闷、胸痛6年余,加重2小时入院。查体:BP120/76mmHg,P102次/分,R25次/分,端坐呼吸,双肺广泛干湿啰音,心脏昕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示:V1~V5导联Q波形成,ST段抬高。

入院第二天患者突发胸痛加剧,血压测不出,进而意识丧失,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出现心搏骤停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为

A:心房颤动 B:心室颤动 C:窦性心动过缓 D:室性心动过速 E:无脉电活动 F:心脏停搏

某男性患者,84岁,原有冠心病病史3年余,因胸闷、胸痛2小时入院。查体:BP130/86mmHg,P78次/分,R20次/分,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示:V~V导联Q波形成,ST段抬高。

住院期间患者突发意识不清。心电图示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形态不同、大小各异、极不整齐的图形。其心电图表现是

A:室性逸搏心律 B:心室颤动 C:窦性心动过缓 D:窦性静止 E:室性心动过速

某女性患者,85岁,活动时胸闷、胸痛6年余,加重2小时入院。查体:BP120/76mmHg,P102次/分,R25次/分,端坐呼吸,双肺广泛干湿啰音,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示:V~V导联Q波形成,ST段抬高。

入院第2天患者突发胸痛加剧,血压测不出,进而意识丧失,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出现心搏骤停可能的心电图表现为

A:心房颤动 B:心室颤动 C:窦性心动过缓 D: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E:无脉电活动 F:心室静止

标定地图的精确方法是?()

A:利用指北针标定 B:概略标定 C:利用直长地物标定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