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7岁,发现下腹肿物6个月。术中见子宫肿物7 cmx6 cmx5 cm,易与子宫平滑肌组织剥离,切面暗红,条纹不明显,质稍韧,有橡皮感。光镜形态如图所示。 
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混合瘤的病理特点为
A:肿瘤中内膜间质和平滑肌成分均达到30%以上 B:肿瘤中的间质成分和平滑肌成分互相形成不规则的交错 C:鉴别肌层浸润要确定取材于肿瘤内部,而不是取自与周围肌层的交界处 D:平滑肌:肌源性标志物阳性,CD10(-);间质:CD10(+),肌源性标志物(-) E:生物学行为有良性,交界性,也有恶性
病历摘要:男性,40岁,间歇性进食哽噎感2年,偶有胸骨后隐痛和饭后不适感,无腹痛,无消瘦;查体:神情查体合作,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闻及异常,腹平软,未及肝脾肿大,肠鸣音正常。
该患者择期行了剖胸探查术,术中证实了食管平滑肌瘤,对食管平滑肌瘤下列述说正确的是:
A:食管平滑肌瘤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 B:以纵行肌为主 C:肿瘤可发生食管任何部位 D:肿瘤大多数为多发 E:肿瘤除圆形,椭圆形,也有不规则形状 F:肿瘤大小不一 G:食管平滑肌瘤变为肉瘤的很多 H:组织切片为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细胞
患者,女,59岁,进行性吞咽困难6个月,诊断为食管癌,实行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术。
术后第7d,病人出现呼吸困难,T38.8℃,血WBC5x10
/L,左侧胸腔积液,考虑为吻合口瘘,与其无关的因素是
A:感染 B:吻合口张力过大 C:营养不良 D:食管无浆膜覆盖 E:输入液量过多
患者,男,43岁,近3个月来排便次数增多,下腹隐痛,直肠指检距肛门口约4cm处触及一肿块,经直肠镜检后确诊为直肠癌,需行直肠癌Miles手术。
护士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肛门袋内充满2/3排泄物时,须进行更换 B:选择大小合适的肛门袋 C:用清水清洗肛门袋 D:肛门袋需晾干后备用 E:造口周围皮肤干燥后才可安置造口袋
某男性患者,72岁,因进食时误吞鸭骨后吞咽困难和吞咽疼痛6小时,在当地医院就诊,经照X线片发现食管中段有不透光的阴影,由于当地医院条件有限,仅给予抗感染、对症和支持治疗两天,症状无明显缓解,且出现背部及胸骨后疼痛,多次呕吐,呕吐物为唾液样物,其中两次带有少许鲜血,于是转院治疗。
如果发现第5胸椎水平异物影,异物可能位于食管的哪个部位
A:食管入口 B:主动脉弓压迹 C:左支气管压迹 D:膈肌裂孔处 E:贲门 F:以上都不对
某男性患者,72岁,因进食时误吞鸭骨后吞咽困难和吞咽疼痛6小时,在当地医院就诊,经照X线片发现食管中段有不透光的阴影,由于当地医院条件有限,仅给予抗感染、对症和支持治疗两天,症状无明显缓解,且出现背部及胸骨后疼痛,多次呕吐,呕吐物为唾液样物,其中两次带有少许鲜血,于是转院治疗。
若食管镜下手术成功,术后治疗不正确的是
A:术后6小时可半流质饮食 B:术后应鼻饲饮食 C:加强抗感染治疗 D:加强支持治疗 E:密切观察呼吸、血压和脉搏等 F:以上都是
某男,62岁,5年前胸骨后灼痛并伴有吞咽困难,食管镜活检诊断为Barrett食管,由于未接受正规治疗,近半年来吞咽困难加重,甚至对流食也有困难,有时出现食物反流,再次进行食管镜检查。
首次食管镜诊断为Barrett食管的依据是
A:食管黏膜内出现胃黏膜柱状上皮化生 B:病变处为苍白色 C:溃疡长轴与食管纵轴垂直 D:溃疡表浅,未累及肌层 E:食管黏膜萎缩
某男,62岁,5年前胸骨后灼痛并伴有吞咽困难,食管镜活检诊断为Barrett食管,由于未接受正规治疗,近半年来吞咽困难加重,甚至对流食也有困难,有时出现食物反流,再次进行食管镜检查。
第二次食管镜检查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食管高分化鳞癌 B:食管低分化鳞癌 C:食管腺鳞癌 D:食管腺癌 E:食管未分化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