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可转换债券面值1000元,转换价格10元,该债券市场价格990元,标的股票市场价格8元/股。
则当前转换价值为( )。
A:1990元 B:1010元 C:990元 D:800元
某可转换债券面值1000元,转换价格10元,该债券市场价格990元,标的股票市场价格8元/股。
该可转换债券的转换升水比率为( )。
A:23.75% B:19% C:19.19% D:0.1%
CR系统用成像板(IP)来接收X线的模拟信息,然后经过模/数转换来实现影像的数字化。对IP的曝光过程就是信息采集。
关于CR的信息采集叙述错误的是
A:IP具有与胶片相同的结构 B:IP成为影像记录的载体 C:光激励荧光体的晶体结构"陷阱"中存储吸收的X线能量 D:IP以俘获电子的形式存储的能量形成潜影 E:随着时间的推移,俘获的信号会呈指数规律逐渐消退
CR系统用成像板(IP)来接收X线的模拟信息,然后经过模/数转换来实现影像的数字化。对IP的曝光过程就是信息采集。
关于IP的叙述错误的是
A:IP作为辐射接收部件替代了常规X线摄影用的胶片 B:IP在X线下受到第一次激发时储存连续的模拟信息 C:IP被扫描后所获得的信息可以同时进行存储和打印 D:曝光后的成像板,由于吸收X线而发生电化学反应 E:IP的影像数据可通过施加强光照射来消除
X线对三维空间的被照体进行照射,形成载有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此阶段信息形成的质与量,取决于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和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等。将不均匀的X线强度分布,通过增感屏转换为二维的荧光强度分布,再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分布(潜影形成);经显影加工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密度的分布。此阶段的信息传递转换功能取决于荧光体特性、胶片特性及显影加工条件。此阶段是把不可见的X线信息影像转换成可见密度影像的中心环节。
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称为
A:物体对比度 B:X线对比度 C:胶片对比度 D:光学对比度 E:人工对比度
X线对三维空间的被照体进行照射,形成载有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此阶段信息形成的质与量,取决于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和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等。将不均匀的X线强度分布,通过增感屏转换为二维的荧光强度分布,再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分布(潜影形成);经显影加工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密度的分布。此阶段的信息传递转换功能取决于荧光体特性、胶片特性及显影加工条件。此阶段是把不可见的X线信息影像转换成可见密度影像的中心环节。
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所形成的对比度称为
A:胶片对比度 B:X线对比度 C:物体对比度 D:光学对比度 E:人工对比度
X线对三维空间的被照体进行照射,形成载有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此阶段信息形成的质与量,取决于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和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等。将不均匀的X线强度分布,通过增感屏转换为二维的荧光强度分布,再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分布(潜影形成);经显影加工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密度的分布。此阶段的信息传递转换功能取决于荧光体特性、胶片特性及显影加工条件。此阶段是把不可见的X线信息影像转换成可见密度影像的中心环节。
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对影像信息的影响正确的是
A:线质越硬,穿透能力越小 B:线量对影像密度无影响 C:散射线导致照片对比度降低 D:射线量越多,照片密度越小 E:散射线是成像的有用信息
CR系统用成像板(IP)来接收X线的模拟信息,然后经过模/数转换来实现影像的数字化。对IP的曝光过程就是信息采集。
关于CR的信息采集叙述错误的是
A:IP具有与胶片相同的结构 B:IP成为影像记录的载体 C:光激励荧光体的晶体结构"陷阱"中存储吸收的X线能量 D:IP以俘获电子的形式存储的能量形成潜影 E:随着时间的推移,俘获的信号会呈指数规律逐渐消退
信息转换和表示,大体包括信息载荷符号的转换、信息记录方式的转换、()、信息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换等。
A:信息载体的转换 B:信息记录的压缩 C:信息介质的转换 D:信息归属权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