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0岁,替牙
,磨牙远中关系,前牙覆
覆盖正常,上牙弓I1度拥挤,下牙弓排列整齐,面型基本正常,上下前牙倾斜度基本正常
最为合理的方法或矫治器是
A:拔牙矫治 B:功能性矫治器治疗 C:活动矫治唇向开展牙弓 D:方丝弓矫治器唇向开展牙弓 E:推上颌磨牙向远中
参与形成肋弓的是
A:第8~10对肋骨的前端 B:第8~11对肋骨的前端 C:第9~10对肋骨的前端 D:第9~12对肋骨的前端 E:第8~12对肋骨的前端
患者魏某,女性,18岁,临床检查:磨牙关系中性偏近中,上、下牙列排列不齐,前牙覆盖正常,覆
Ⅰ~Ⅱ度。面型较直。模型检查:上牙弓拥挤度7.5mm,下牙弓拥挤度4mm,Spee曲线曲度较深,一侧3mm,一侧5mm。X线检查:∠SNA=82°,∠ANB=1°,U1/PP=112°,L1/MP=93°,MP/FH=35°。
排齐整平下牙弓所需间隙为
A:8mm B:9mm C:10mm D:11mm E:12mm
在方丝弓矫治器的使用过程中,为排齐牙齿及关闭拔牙间隙,常在弓丝上弯制各种形状的弹簧曲作为加力单位
关于方丝弓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方丝弓矫治器是多带环矫治器的一种 B:方丝弓主要是通过弓丝边缘与托槽方形槽沟间的作用而施力 C:方丝弓使牙齿移动的原理之一是使被弯曲矫治弓丝的形变复位 D:弓丝与槽沟之间的接触为点接触 E:方丝弓矫治器可实现牙齿的三向移动
参与形成肋弓的是()。
A:第8~10对肋骨的前端 B:第8~11对肋骨的前端 C:第9~10对肋骨的前端 D:第9~12对肋骨的前端 E:第8~12对肋骨的前端
参与形成肋弓的是()。
A:第8~10对肋骨的前端 B:第8~11对肋骨的前端 C:第9~10对肋骨的前端 D:第9~12对肋骨的前端 E:第8~12对肋骨的前端
参与形成肋弓的是()
A:第8~10对肋骨的前端 B:第8~11对肋骨的前端 C:第9~10对肋骨的前端 D:第9~12对肋骨的前端 E:第8~12对肋骨的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