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晚期患者,术后1年肿瘤复发,并发生肺门及颈淋巴结转移,经治疗无效死亡。
该肿瘤的中晚期与早期的区别在于 ( )
A:早期癌仅侵及固有层 B:早期癌仅侵及黏膜肌层 C:早期癌局限在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不侵及肌层 D:早期癌可侵及肌层 E:只要没有淋巴结转移者就是早期胃癌
食道癌晚期患者,术后1年肿瘤复发,并发生肺门及颈淋巴结转移,经治疗无效死亡。
对于该肿瘤描述错误的是 ( )
A:约90%为鳞状细胞癌 B:早期癌如及时手术5年生存率在90%以上 C:患者男多于女,多在40岁以上 D:大部分腺癌与Barrett食道有关 E:血道转移最常见骨和脑
患者女,50岁,因“右侧腹部隐痛,轻度黄疸4个月”来诊。B型超声:肝脏一直径10 cm肿物。肿瘤为多房囊性,囊腔较大。
不需要与本肿瘤相鉴别的肝肿瘤有
A:囊性间叶性错构瘤 B:畸胎瘤 C:胆管错构瘤 D:海绵状血管瘤 E: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EA是一种重要的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主要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结肠直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胃癌等的诊断。当肿瘤发生肝转移时,CEA升高尤为明显。
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时,连续测定CEA将有助于疗效观察。手术完全切除者,一般CEA恢复正常的时间是术后
A:1周 B:2周 C:4周 D:6周 E:8周
CEA是一种重要的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主要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结肠直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胃癌等的诊断。当肿瘤发生肝转移时,CEA升高尤为明显。
CEA浓度与癌症的组织类型有关,最敏感的肿瘤是
A:腺癌 B:鳞癌 C:低分化癌 D:上皮组织肿瘤 E:间叶组织肿瘤
CEA是一种重要的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主要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结肠直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胃癌等的诊断。当肿瘤发生肝转移时,CEA升高尤为明显。
CE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虽然不能作为诊断某种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标,但在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等方面,仍有重要临床价值。关于CEA,叙述错误的是
A:放疗和化疗的疗效不一定与肿瘤体积成正比,只要CEA浓度能随治疗而下降,则说明有效;若经治疗其浓度不变,甚至上升,则需更换治疗方案 B:经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的患者,通常在术后第6周1次;术后3年内,每月1次;3~5年每3个月1次;5~7年每6个月1次;7年后1年1次,进行CEA检测以监测其复发和转移 C:妊娠期CEA也可升高 D:正常血清或血浆中也可能存在交叉反应性抗原对CEA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E:CEA是一种存在于胎儿消化道上皮细胞内的含硫酸性糖蛋白
某女性患者,66岁,因“上腹不适2个月”来诊。2个月来体重减轻3 kg。实验室检查:CA19-9 25 000 kU/L。腹部B型超声和CT:胰头占位,直径约2.5 cm,伴肝多发转移瘤。超声内镜:肝门区一3 cm×3 cm肿物。肝门肿物穿刺病理:转移性腺癌。
对患者的治疗建议是
A:手术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瘤 B:化学治疗 C:化学治疗联合放射治疗 D:放射治疗 E:最佳支持治疗 F:手术切除原发灶,肝转移瘤术中射频治疗
某男性患者,46岁,因肝硬化、肝癌行肝移植术后6个月,咳嗽2周,来院复查。CR及CT影像如下图。

对于转移瘤和原发癌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
A:肺内转移最多的原发瘤为肝癌 B:原发支气管肺癌可转移到同侧和对侧 C:乳腺癌肺转移可通过血行和淋巴途径,还可经胸膜播散 D:睾丸精原细胞瘤的肺和淋巴结转移灶密度较低 E: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易发生肺内转移 F:脑转移瘤中最常见的原发肿瘤为肺癌
肝转移瘤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
A:肝血管瘤 B:肝腺瘤 C: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D:肺癌 E:结肠癌
少血供型的肝内转移瘤,常见的是()。
A:嗜铬细胞瘤 B:平滑肌肉瘤 C:内分泌肿瘤 D:卵巢癌 E: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