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11岁,头痛3年,加重3个月。CT平扫示小脑蚓部一圆形略高密度肿块,边界尚清楚,第四脑室受压向前移位,增强扫描后肿块明显强化。

肿块切除后镜检如图所示:瘤细胞小,圆形或椭圆形,深染,胞浆少,核分裂多见,可见假菊形团。可能的诊断是 ( )

A: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 B:小脑蚓部恶性淋巴瘤 C:小脑蚓部室管膜瘤 D:小脑蚓部转移癌 E:小脑蚓部转移性恶黑

女性,11岁,头痛3年,加重3个月。CT平扫示小脑蚓部一圆形略高密度肿块,边界尚清楚,第四脑室受压向前移位,增强扫描后肿块明显强化。

有关该肿瘤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多见于成年人,儿童偶见 B:来源于胚胎残留细胞 C:和神经母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室管膜母细胞瘤同属胚胎性肿瘤 D:属PNET类肿瘤 E: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患者男,65岁,原因不明腹痛,不向肩背部放射,体检发现中上腹直径4cm肿瘤,TBil15mmol/L,CA19-980U/L。平扫CT发现胰头局部低密度肿块,胰管扩张最宽处为5mm,胰管内钙化;增强CT中肿瘤中央部位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周围胰腺组织,初步考虑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

EUS引导下抽吸肿瘤囊液,囊液CEA水平高于110μg/L。治疗应选择

A:观察3个月,复查 B:观察半年,复查 C:胰头肿物剜除术 D: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切缘送冷冻病理检查 E:胰体,尾切除

某男性患者,66岁,原因不明腹痛,不向肩背部放射,体检发现中上腹直径4cm肿瘤,TBil15mmol/L,CA19-980U/L。平扫CT发现胰头局部低密度肿块,胰管扩张最宽处为5mm,胰管内钙化;增强CT中肿瘤中央部位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周围胰腺组织,初步考虑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

EUS引导下抽吸肿瘤囊液,囊液CEA水平高于110μg/L。治疗应选择

A:观察3个月,复查 B:观察半年,复查 C:胰头肿物剜除术 D: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切缘送冷冻病理检查 E:胰体、尾切除

CT最早用于颅脑检查,对颅脑疾病具有很高诊断价值。适用于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炎症、脑实质变性、脑萎缩、术后和放疗后复查以及先天性颅脑畸形等。扫描基线有听眦线、听眉线和听眶线。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扫描和直接增强扫描两种方法。平扫后增强扫描是在乎扫基础上加做的增强扫描。直接增强扫描是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

关于颅脑增强扫描,叙述错误的是

A:直接增强扫描是不做平扫,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 B: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性质而定 C: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 D:颅内感染、囊肿等,可在注射对比剂后5分钟开始扫描 E:颅内转移瘤、脑膜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后6~8分钟开始扫描

某女,47岁,乙肝表面抗原阳性,USG发现肝内11cm×13cm大小的肿块,CT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出现不规则高强化,静脉期图像显示病灶明显缩小,中心可见裂隙样低密度区。

为明确诊断应首先采用以下哪种处理方法

A:CT延迟扫描 B:MRA C:CT三维后处理 D:经皮穿刺活检 E:CT灌注扫描

增强扫描动脉期,肝实质强化程度( )

A:无明显强化 B:比肾脏高 C:比腹主动脉高 D:比脾脏高 E:与脾脏强化程度相仿

增强扫描动脉期,肝实质强化程度()

A:无明显强化 B:比脾脏高 C:比腹主动脉高 D:比肾脏高 E:与脾脏强化程度相仿

增强扫描动脉期,肝实质强化程度()

A:无明显强化 B:比脾脏高 C:比腹主动脉高 D:比肾脏高 E:与脾脏强化程度相仿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