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9岁,因“体检发现左肺下叶,胸膜下1个边界清楚的肿物”来诊。患者无明显症状。肿物直径约2 cm。光镜:肿瘤组织界限清楚,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片状实性排列,可见薄壁血窦样血管,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且透明,部分细胞胞质嗜酸性。

肾透明细胞癌肺转移与肺透明细胞瘤相鉴别,支持前者诊断的包括

A:肾癌病史 B:临床检查发现肾区有占位性病变 C:瘤细胞CD10(+) D:瘤细胞CK(+) E:瘤细胞vimentin(+) F:瘤细胞HMB-45(-)

食道癌晚期患者,术后1年肿瘤复发,并发生肺门及颈淋巴结转移,经治疗无效死亡。

该肿瘤的中晚期与早期的区别在于 ( )

A:早期癌仅侵及固有层 B:早期癌仅侵及黏膜肌层 C:早期癌局限在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不侵及肌层 D:早期癌可侵及肌层 E:只要没有淋巴结转移者就是早期胃癌

食道癌晚期患者,术后1年肿瘤复发,并发生肺门及颈淋巴结转移,经治疗无效死亡。

对于该肿瘤描述错误的是 ( )

A:约90%为鳞状细胞癌 B:早期癌如及时手术5年生存率在90%以上 C:患者男多于女,多在40岁以上 D:大部分腺癌与Barrett食道有关 E:血道转移最常见骨和脑

肺转移瘤,哪些是正确的

A:结肠癌的肺转移比乳癌的肺转移少,适用肺切除的多 B:骨肉瘤易转移到肺门部 C:胃癌的肺转移灶,即使是双侧的,也适于肺切除 D:肾癌的肺转移灶,多为孤立性的 E:甲状腺癌的肺转移灶,多为撒布型的

患者女,64岁。因“痰中带血2个月”就诊。胸部CT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下一步治疗方案,正确的是(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A:术后定期随诊,每3个月复查胸LDCT及肿瘤标志物等; B:术后1个月左右进行辅助化疗 C:术后1个月左右辅助放疗 D:术后辅助化放疗 E:中药及免疫支持治疗

关于肺转移瘤,正确的是()

A:许多部位的原发性肿瘤可转移至肺内 B:肺转移瘤患者少有呼吸道症状 C:血行转移X线表现为两中下肺野散在小结节或棉球样阴影 D:淋巴结转移X线表现为双中下肺野模糊网格状影 E:以上都不是

肺转移瘤,哪些是正确的()

A:结肠癌的肺转移比乳癌的肺转移少,适用肺切除的多 B:骨肉瘤易转移到肺门部 C:胃癌的肺转移灶,即使是双侧的,也适于肺切除 D:肾癌的肺转移灶,多为孤立性的 E:甲状腺癌的肺转移灶,多为撒布型的

关于肺转移瘤,正确的是()

A:许多部位的原发性肿瘤可转移至肺内 B:肺转移瘤患者少有呼吸道症状 C:血行转移X线表现为两中下肺野散在小结节或棉球样阴影 D:淋巴结转移X线表现为双中下肺野模糊网格状影 E:以上都不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