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0岁,主因心悸,气短两周入院。PE:心尖部可闻及随体位变化的舒张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心房粘液瘤。
有关心房粘液瘤流行病学特点正确的是:
A:心房粘液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B:原发性心脏肿瘤以粘液瘤多见 C:左右心房发病率差异不大 D:治疗效果差易复发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0岁,主因心悸,气短两周入院。PE:心尖部可闻及随体位变化的舒张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心房粘液瘤。
有关心房粘液瘤病理描述正确的是:
A:容易恶变 B:心房间隔卵园窝好发 C:有再发倾向 D:少数可恶变
患者男,57岁,因“间断发作呼吸困难2年”来诊。既往12年前曾行右心房黏液瘤切除术。下肢静脉曲张10年。查体:心前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双下肢中度水肿,下肢腘窝以下静脉曲张。
该患者的诊断最可能是(提示 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内占位。)
A:右心房黏液瘤切除术后,黏液瘤复发 B:心脏转移性肿瘤 C:右心房血栓 D:右心房横纹肌瘤 E:右心房肉瘤 F:右心房平滑肌瘤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4岁,主因心悸,气短一月入院。查体:心尖部可闻及随体位变化的舒张期杂音,杂音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动。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心房粘液瘤。
有关心房粘液瘤病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容易恶变 B:多为单发 C:有再发倾向 D:切除不彻底容易复发 E:肿瘤来源于心肌组织
患者男,20岁,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2 d,后出现活动后气促。无胸闷,胸痛,晕厥,休息后可缓解。入院查体:T 36.8 ℃,P 140次/min,R 20次/min,Bp 110/68 mmHg。听诊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节律绝对不齐;各瓣膜区无杂音;肝肋下2 cm可及。既往史:幼时即发现心房颤动。
目前诊断考虑的疾病(提示 EKG示心房颤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UCG示左,右心房及左心室内径增大,二尖瓣反流伴轻度肺动脉__,心包中至大量积液,双侧胸腔积液(左:中量,右:大量)。X线检查:①心影增大;②肺部未见明显活动性病变。肝功能:ALT 317 U/L,AST 133 U/L,TB 87 μmol/L,DB 30 μmol/L。肾功能:尿素氮4.5 mmol/L,肌酐82 μmol/L,尿酸321 μmol/L。腹部B型超声:①肝肿大,肝静脉增宽;②胆,胰,脾未见异常;③未见腹腔积液。)
A:缩窄性心包炎 B: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C:扩张型心肌病 D:心包积液 E:胸腔积液 F:病毒性心肌炎 G:腹腔肿瘤
患者男,36岁,因“乏力伴阵发性心慌,左胸隐痛2年”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及家族史。入院查体:T 36.6 ℃,P 60次/min,R 20次/min,Bp 140/90 mmHg;双肺呼吸音清,HR 6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2~5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门诊胸部X线检查示:左心房轻度增大;心电图:窦性心律,I2,I3,aVF导联呈QS型,左心室高电压,左心肥大,V3~V6导联T波直立,高尖;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血糖,血脂均基本正常。
患者心脏彩色超声显示:室间隔厚1.4 cm,游离壁厚1.5 cm,左心室异位肌束,左心房内径4.3 cm,ECG与心肌酶+InI无明显动态变化。查体:舌体不大,咬痕(+_)。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考虑检查的项目有
A:心肌酶+InI B:舌肌活检 C:冠状动脉造影 D:心脏MRI E:心脏彩色超声 F:心内膜心肌活检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间歇心房颤动病史3年,出院前超声心动检查发现左心室附壁血栓,血栓附着部位向外扩张,呈矛盾运动
最可能的原因是
A:心房颤动 B:室壁瘤形成 C:心力衰竭 D:卧床有关 E:抗凝治疗不足
某女性患者,46岁,因“劳累后心悸、气短10年,不能平卧3 d”来诊。查体: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超声:左房室瓣开放受限,左心房扩大,内可见3.5 cm×2.5 cm团块状回声,活动度小。
与左心房血栓形成无关的是
A:血流缓慢 B:左心房扩大 C:心房颤动 D:左房室瓣反流 E:左房室瓣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