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4岁,因反复发生泌尿系结石,骨质疏松,四肢无力入院,诊为甲状旁腺腺癌,拟行甲状旁腺腺癌根治术。
提示:由于粘连严重,术中失血较多。共输入红细胞悬液1600ml。术中瘤体切除后见相应受压气管壁明显变薄,数节软骨环局部缺如,术中予以悬吊处理,但因气管塌陷范围过大,效果不理想。手术结束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带气管导管送麻醉后恢复室。提问: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内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处理原则是?
A:高钙血症引起的手足抽搐或喉痉挛 B:气管软化导致的拔管后气管梗阻 C:因为肾功能不全和电解质紊乱所致的麻醉苏醒延迟 D:可采用口咽通气道或喉罩通气来处理气管塌陷所致的通气障碍 E:不必待患者完全清醒和肌力恢复正常时再拔除气管导管,以免发生喉痉挛 F:该患者的肌力恢复延迟应首选静注新斯的明予以拮抗
CEA是一种重要的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主要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结肠直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胃癌等的诊断。当肿瘤发生肝转移时,CEA升高尤为明显。
CEA浓度与癌症的组织类型有关,最敏感的肿瘤是
A:腺癌 B:鳞癌 C:低分化癌 D:上皮组织肿瘤 E:间叶组织肿瘤
在探讨某职业工人接触某化学物质后发生某种癌症的队列研究中,得到以下结果:癌症(人数)非癌症(人数)合计:暴露组103040;非暴露组20440460;合计30470500
在该研究中,由此化学物质所致该癌症的特异危险度估计值为
A:0 B:0.2 C:0.5 D:0.8 E:不能计算
在探讨某职业工人接触某化学物质后发生某种癌症的队列研究中,得到以下结果:癌症(人数)非癌症(人数)合计:暴露组103040;非暴露组20440460;合计30470500
在该研究中,该物质与癌症发生的关系为
A:该暴露因素是无关因素 B: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 C:该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 D:该暴露因素是混杂因素 E:无法判断
病人女性69岁,自诉患慢性胃炎,胃溃疡数十年。有2次出血史,近来出现上腹疼痛,食欲不振,消瘦,胃镜检查为"胃癌"。
如果发生转移,胃癌主要的转移方式是
A:血行转移 B:直接蔓延 C:腹腔种植 D:淋巴转移 E:癌细胞脱落
前列腺癌的起源有明显的区带特征。
癌肿的病理类型最多见的是
A:腺癌 B:移行上皮癌 C:鳞癌 D:未分化癌 E:髓样癌
为了研究吸烟和户外工作(日晒)对唇癌发生的影响,对50~69岁唇癌病人和作为对照的皮肤癌病人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选择皮肤癌病人为对照组合适,可以反映该群体中暴露发生的情况。该推论是
A:正确的 B:不正确,因为皮肤癌在户外工作人员中比户内工作人员更为常见,因此对照组不能反映该群体中暴露发生的情况 C:不正确,因为进行比较的两个群体必须来自同一种疾病 D:不正确,因为进行比较的两个群体必须来自同一个群体 E:不正确,因为是样本资料数量太少
为了研究吸烟和户外工作(日晒)对唇癌发生的影响,对50~69岁唇癌病人和作为对照的皮肤癌病人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选择皮肤癌病人为对照组合适,可以反映该群体中暴露发生的情况。该推论是
A:正确的 B:不正确,因为皮肤癌在户外工作人员中比户内工作人员更为常见,因此对照组不能反映该群体中暴露发生的情况 C:不正确,因为进行比较的两个群体必须来自同一种疾病 D:不正确,因为进行比较的两个群体必须来自同一个群体 E:不正确,因为是样本资料数量太少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某化合物与人类膀胱癌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但用大鼠和家兔进行长期动物致癌试验,结果为阴性。
判别化学致癌物应包括的证据
A:器官水平证据 B:细胞学证据 C:组织水平证据 D: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动物实验证据 E:人体接触水平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某化合物与人类膀胱癌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但用大鼠和家兔进行长期动物致癌试验,结果为阴性。
为进一步确认该化合物的致癌性,最好的方案是
A: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试验 B:其他哺乳动物的长期致癌试验 C:恶性转化试验 D:构效关系分析 E: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