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性患者,33岁,主诉反复左耳流脓10余年,伴有听力下降。一个月前“感冒”后,复又出现左耳流脓,脓液有臭味,自觉无明显发热。10多天前开始流脓减少,开始出现发热,于当地医院就诊,按“慢性中耳炎”予先锋六及氧氟沙星滴耳液,效果较差,并诉滴耳时感头晕。现出现高热39癈,吞咽疼痛和转颈受限,前来就诊。查体:左侧外耳道内可见脓性分泌物,量不多,鼓膜紧张部大穿孔,鼓室内可见较多分泌物及肉芽。音叉试验:C256 Weber试验偏向左侧,Rinne左耳气导大于骨导。颈部外观未见异常,触诊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以下检查及结果哪些会对初步判断听骨链有无破坏有意义 提示:根据病史及音叉试验可诊断为传导性聋

A:纯音听阈测试法听力曲线呈平坦型,且气骨导差超过40dB,可考虑听骨链的破坏 B:骨导气导均下降,并存在气骨导差 C:声导抗图呈Ad型曲线 D:声导抗图呈B型曲线 E:耳声发射消失 F:高分辨率CT可见听骨形态异常 G:音衰变试验异常现象 H:SISI值为10%

听骨链固定时,最可能的鼓室曲线图为

A:s型 B:B型 C:C型 D:As型 E:Ad型

中耳的阻抗匹配作用是通过鼓膜与听骨链组成的传音装置来完成,其机制主要是()

A:鼓膜与前庭窗面积的差别 B:听骨链的杠杆作用 C:鼓膜与镫骨足板面积的差别 D:鼓膜与圆窗面积的差别 E:鼓膜的喇叭形状产生的杠杆作用

听骨链

关于对听骨链的正确叙述是()。

A:在能量传递过程中惰性最小,效率最高 B:杠杆的支点在听骨链的重心上 C:锤骨柄为长臂,砧骨长突为短臂 D:由于听骨链杠杆两臂长度的不同,使所传递的声强增加约为1.3倍 E:声波经中耳传递后总的增压效应约为17.2倍

听骨链

听骨链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