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2岁,因“口唇发绀18个月”来诊。有昏厥史。查体:口唇发绀明显,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I2/Ⅵ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单一响亮。胸部X线片:“靴型”心影,双肺野清晰。

选择右心室造影时,肺动脉和主动脉的显影情况为

A:肺动脉和主动脉均不显影 B:只有肺动脉显影 C:只有主动脉显影 D:肺动脉和主动脉几乎同时显影 E:肺动脉显影后数秒主动脉显影

患者,女性,20岁。幼时即发现有心脏杂音。心悸,气促半月来诊。体检:双肺可闻及少许散在哮鸣音,心界扩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3级,心尖S1减弱,有第三心音,并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3级。诊断为原发孔房间隔缺损。

此类疾病出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的收缩期杂音的成因是

A:经过房间隔缺损的左向右分流 B:经过房间隔缺损的右向左分流 C:增多的血液经过主动脉瓣 D:合并有肺动脉瓣狭窄 E:经过肺动脉瓣的血流量增多

患者,女性,40岁。心悸,气促2年。查体发现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胸骨左侧第2肋间舒张早期哈气样杂音,S增强,P亢进,分裂。

[假设信息]如该患者出现原因不明发热,全身大关节疼痛,查体:T 39.8℃,贫血貌,双肺阴性,心脏在原心尖部舒张期杂音基础上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肋下均可及,余无阳性体征,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88g/L,白细胞18x10/L,尿蛋白(+),沉渣镜检RBC2~4/HP,该患者目前诊断首先应考虑

A:风湿热 B:感染性心内膜炎 C:肺炎 D:泌尿系感染 E:肝炎

患儿女,8岁,体检发现心脏有杂音,活动后乏力,气促,无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I3级响亮喷射性全收缩期杂音,伴收缩期震颤。X线示肺野缺血,肺动脉总干膨出。经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检查,证实为肺动脉瓣狭窄。

上述病例经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检查证实为中度肺动脉瓣狭窄,其听诊时除下列哪项外,均为其特点

A: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响亮的,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 B:杂音向颈部传导,并可扪及收缩期震颤 C:其收缩期杂音多在I2~I3级 D: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有不同程度亢进或分裂 E: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收缩期咔嚓音

关于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左右两肺分居膈的上方和纵隔两侧 B:肺尖指第1肋环下缘以上部分 C:肺表面为脏层胸膜被覆 D:右肺宽短,左肺狭长 E:纵隔面上部为肺门

某女性患者,41岁,心悸、气促2年。查体发现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胸骨左侧第2肋间舒张早期哈气样杂音,S增强,P亢进,分裂。

如该患者出现原因不明发热,全身大关节疼痛,查体:T 39.8℃,贫血貌,双肺阴性,心脏在原心尖部舒张期杂音基础上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肋下均可及,余无阳性体征,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88g/L,白细胞18×10/L,尿蛋白(+),沉渣镜检RBC2~4/HP,该患者目前诊断首先应考虑

A:风湿热 B:感染性心内膜炎 C:肺炎 D:泌尿系感染 E:肝炎

某女性患者,41岁,心悸,气促2年,查体发现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胸骨左侧第2肋间舒张早期哈气样杂音,S增强,P亢进,分裂。

如该患者出现原因不明发热,全身大关节疼痛,查体:体温39.8℃,贫血貌,双肺阴性,心脏在原心尖部舒张期杂音基础上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肋下均可及,余无阳性体征,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88g/L,白细胞18×10/L,尿蛋白(+),沉渣镜检RBC2~4/HP,该患者目前诊断首先应考虑

A:风湿热 B:感染性心内膜炎 C:肺炎 D:泌尿系感染 E:肝炎

关于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左右两肺分居膈的上方和纵隔两侧 B:肺尖指第1肋环下缘以上部分 C:肺表面为脏层胸膜被覆 D:右肺宽短,左肺狭长 E:纵隔面上部为肺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