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165天,因"频发的四肢抽搐2周"入院,每次发作前无明显诱因,发作形式为婴儿痉挛样;母孕期无家禽接触史,现智能发育与同龄儿相似,家族中无遗传病史记载。查体:T36.3℃,体重7.5kg,身高75cm,眼距增宽明显,前胸见大小不等,散在分布色素脱失斑5处,与周边皮肤分界清楚;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血常规,脑脊液检查正常。头颅CT:侧脑室旁见散在钙化灶。
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X连锁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多基因遗传 E:Y连锁遗传
患者男,40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2个月”来诊。既往患视网膜血管瘤。有肾癌家族史。
仍诊断为VHL病的依据有(提示 VHL基因测序未发现异常。)
A:具有明确家族史的单发视网膜血管瘤或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 B:至少有2个视网膜血管瘤或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 C:手术标本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 D:患病年龄较早 E:肾肿瘤为双侧,多发 F:同时伴有嗜铬细胞瘤,肾癌,胰腺,附睾等部位病损 G:一个血管母细胞瘤伴内脏实质肿瘤 H:不能诊断为遗传性肾癌
以下血液病患者可能具有的家族遗传史是
男性,15岁。幼儿时即发现有面色苍白,近2月头昏,乏力来诊。化验:Hb8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0.11(11%),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
A:父亲有脾肿大及贫血史 B:母亲有酱油样小便及贫血史 C:外祖父有膝关节血肿及肌肉血肿史 D:母亲有膝关节血肿及肌肉血肿史 E:兄有白血病史
以下血液病患者可能具有的家族遗传史是
女性,16岁。因发热服复方新诺明6片,2d后头昏,皮肤发黄。化验:Hb6%/L,WBC13.2x10
/L,血小板正常,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自体溶血试验增强,可被葡萄糖和ATP纠正。
A:父亲有脾肿大及贫血史 B:母亲有酱油样小便及贫血史 C:外祖父有膝关节血肿及肌肉血肿史 D:母亲有膝关节血肿及肌肉血肿史 E:兄有白血病史
某女性患者,54岁,右眼渐进性视力下降三年,近一个月来几乎不见物,不伴有眼部红、痛与头痛症状,否认有眼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否认有传染病与遗传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0.02,左:0.3,右眼晶体呈明显混浊,眼底看不清,左眼晶体轻度混浊,眼底小瞳孔下看不太清楚。
引起角膜损害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A:人工晶体的毒性反应 B:眼科手术所引起的创伤 C: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大量损失 D:患者身体素质太差 E:与遗传有关 F:术后炎症反应太重 G:术后用药不妥 H:心功能不全
某男,85岁,右眼逐渐视力下降三年,不见物一个月,不伴有红、痛及头痛症状,既往有高度近视病史,家族中无遗传病史,否认有外伤史。眼部检查:视力右:指数/30CM,左眼:0.3(-10.00D矫正),双眼球不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晶体核呈棕色混浊,双眼底小瞳孔下较为模糊。
从患者晶体混浊程度来看,你认为此类晶体应属于什么级别 提示:双眼散瞳检查:右眼底看不太清,左眼底为高度近视性眼底改变。右眼轴长达 28mm,玻璃体有混浊波形出现,视网膜视力可达0.6,晶状体为棕黑色混浊。
A:Ⅳ级以上硬核 B:Ⅲ级以下软核 C:Ⅱ级以下软核 D:是较硬的核 E:难以分级的核 F:不能分等级 G:中等硬度的核 H:是较软的核
患儿男,4岁,膝关节反复出血,有家族遗传史。
以下哪项检查可能出现异常
A:纤维蛋白原 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C:凝血酶时间 D:D-二聚体 E: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患儿男,4岁,膝关节反复出血,有家族遗传史。
APTT延长,PT正常,能被正常血浆纠正,最可能的疾病是
A:血友病 B:血管性血友病 C:DIC D:多发性骨髓瘤 E:淋巴瘤
某男性患儿,165天。因"频发的四肢抽搐2周"入院,每次发作前无明显诱因,发作形式为婴儿痉挛样;母孕期无家禽接触史,现智力发育与同龄儿相似,家族中无遗传病史记载。查体:T36.3℃,体重7.5kg,身高75cm,眼距增宽明显,前胸见大小不等、散在分布色素脱失斑5处,与周边皮肤分界清楚;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血常规、脑脊液检查正常。头颅CT:侧脑室旁见散在钙化灶。
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X连锁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多基因遗传 E:Y连锁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