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V是指当患者的自主吸气触发呼吸机,呼吸机以预先设定的压力释放气流,并在整个吸气过程中保持该压力。

应用PSV时,气流的输出形式是

A:方波 B:递减波 C:递增波 D:正弦波 E:无规律

PSV是指当患者的自主吸气触发呼吸机,呼吸机以预先设定的压力释放气流,并在整个吸气过程中保持该压力。

PSV为一种流量切换的通气模式,通常当患者吸气流速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吸气相切换成呼气相,呼吸机停止送气。这个程度是指峰值的

A:50% B:30% C:25% D:20% E:10%

PSV是指当患者的自主吸气触发呼吸机,呼吸机以预先设定的压力释放气流,并在整个吸气过程中保持该压力。

当患者有稳定的呼吸驱动力时,PSV模式可单独应用,调整PSV压力支持水平直到患者得到正常的VT,当潮气量达到某数值时的PSV水平可消除呼吸做功,称为PSVmax。这个数值是

A:6~8ml/kg B:8~10ml/kg C:10~15ml/kg D:15~20ml/kg E:>20ml/kg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会展中心工程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24m,总建筑面积98000㎡,钢桁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该建筑一层层高12m,建筑面积85400㎡,主要使用性质为登录大厅、主会议厅、六个展览厅、厨房及设备用房;二层建筑面积12600㎡,主要使用性质为会议室及设备用房。该建筑根据使用功能的特殊需要,共划分为15个防火分区。首层有10个防火分区(图3-43-1),二层有5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两个以上安全出口,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均大于5m。本项目中除防火分区划分、疏散设计不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而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之外,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器材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在本项目的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为了解决登录大厅内部疏散距离过长、二层会议室楼梯在首层无直接对外出口的问题,将首层大、小展览厅之间的多条通道通过防火墙、防火卷帘分隔,火灾时自动加压送风构成安全疏散通道。针对展览厅防火分区面积扩大问题,通过提高烟控系统的设计水平,并经数值模拟确保火灾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来解决。

确定设定的火灾场景是指在建筑物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针对设定的消防安全设计目标,综合考虑火灾的可能性与潜在的后果,从可能的火灾场景中选择出供分析的火灾场景。选择火灾风险较大的火灾场景作为设定的火灾场景,考虑的因素包括(  )。

A:应根据最不利的原则确定设定的火灾场景 B:应考虑有代表性的火灾场景 C:应穷尽建筑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火灾场景 D:应选择火灾风险虽然较小但发生频率较高的火灾场景 E:应随机选择火灾场景

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起搏下限频率设定为1000ms(频率为60次/分),AV间期设定为200ms,心电图如图所示。

关于心室安全起搏(VSP)的描述,错误的是

A:VSP的特征性AV间期为110ms B:VSP仅在心房起搏事件后启动,心房感知事件不能启动 C:心房起搏脉冲后触发AV间期,包括心窒空白期、交叉感知窗及正常感知窗,只有落入正常感知窗的电信号才能触发VSP D:引发VSP的电信号包括自主心房波、心室波,也可以是肌电信号、电磁干扰信号等 E:VSP可防止心室感知器交叉感知其他电信号而抑制心室起搏脉冲的输出,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起搏下限频率设定为1000ms(频率为60次/分),AV间期设定为200ms,心电图如图4-8-20所示。

关于心室安全起搏(VSP)的描述,错误的是

A:VSP的特征性AV间期为110ms B:VSP仅在心房起搏事件后启动,心房感知事件不能启动 C:心房起搏脉冲后触发AV间期,包括心室空白期、交叉感知窗及正常感知窗,只有落入正常感知窗的电信号才能触发VSP D:引发VSP的电信号包括自主心房波、心室波,也可以是肌电信号、电磁干扰信号等 E:VSP可防止心室感知器交叉感知其他电信号而抑制心室起搏脉冲的输出,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预想故障分析是针对预先设定的()的故障及其组合,确定其对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

安全目标管理中,安全目标的设定是由( )完成的。

A:目标责任者的主管领导 B:目标责任者本人 C:企业第一领导者 D:安全专职机构

安全目标管理中,安全目标的设定是由( )完成的。

A:目标责任者的主管领导 B:目标责任者本人 C:企业第一领导者 D:安全专职机构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