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后堤区最宽处位于
A:腭中缝处 B:翼上颌切迹处 C:腭中缝两侧与上颌结节之间的区域 D:上颌结节处 E:切牙孔区
某新建排涝泵站设计流量为(16m3/s),共安装4台机组,单机配套功率400kw。泵站采用正向进水方式布置于红河堤后,区域涝水由泵站抽排后通过压力水箱和空堤涵洞排入红河,涵洞出口设防洪闸挡洪。红河流域汛期为每年的6—9月份,堤防级别为1级。本工程施工为19个月,2011年11月—2013年5月,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第一个非汛期施工的主要工程内容有:?堤身土方开挖、回填;?泵室地基处理;?泵室混凝土浇筑;④涵洞地基处理;⑤涵洞混凝土浇筑;⑥泵房上部施工;⑦防洪闸施工;⑧进水闸施工。
事件2:穿堤涵洞第五节涵洞施工过程中,止水片(带)施工工序质量验收评定如表4所示:
止水片(带)施工工序质量验收评定表
事件3:2013年3月6日,该泵站建筑工程通过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项目法人计划于2013年3月26日前完成与运行管理单位的工程移交手续。
事件4:档案验收前,施工单位负责编制竣工图,其中总平面布置图(图A),图面变更了45%;涵洞出口段挡土墙(图B)由原重力式变更为扶壁式;堤防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图C)碎石垫层厚度由设计的10cm变更为15cm 。
事件5:2013年4月,泵站全部工程完成。2013年5月底,该工程竣工验收验收委员会对该泵站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SL632—2012),指出表4中A、B、C、D所代表的名称和数据。
A代表主控项目,B代表一般项目,C代表100.0%,D代表78.6%,E代表:合格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双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全长3200m,无不良地质;隧道围岩情况为:Ⅲ级围岩2200m,IV级围岩800m,V级围岩200m;采用钻爆法施工;在隧道的中部具备设置斜井的条件;隧道施工工期为28个月。
当隧道施工至距离进口800m处时,因初期支护质量不合格而发生坍塌,导致正在掌子面3名喷锚作业人员被塌方体隔离所困。
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24h内向建设单位报告,并通知有关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通过积极救援后未发生人员伤亡。从事故发生、救援到塌方段的返工直至进入正常施工,共经历了20d时间。经核算,此次事故导致直接经济损失为675万元。按合同规定此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施工单位负责。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隧道施工需多少工作面,并说明理由。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双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全长3200m,无不良地质;隧道围岩情况为:Ⅲ级围岩2200m,IV级围岩800m,V级围岩200m;采用钻爆法施工;在隧道的中部具备设置斜井的条件;隧道施工工期为28个月。
当隧道施工至距离进口800m处时,因初期支护质量不合格而发生坍塌,导致正在掌子面3名喷锚作业人员被塌方体隔离所困。
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24h内向建设单位报告,并通知有关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通过积极救援后未发生人员伤亡。从事故发生、救援到塌方段的返工直至进入正常施工,共经历了20d时间。经核算,此次事故导致直接经济损失为675万元。按合同规定此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施工单位负责。
问题
2.根据背景资料,指出施工单位事故处理做法的不妥之处。
上颌后堤区最宽处位于()
A:腭中缝两侧与上颌结节之间的区域 B:腭中缝处 C:翼上颌切迹处 D:上颌结节处 E:都不正确
常见工程险情:堤防岸坡坍塌及背水坡渗水和漏洞,堤身滑坡,(),决口等。
A:施工界段处结合不良 B:蚁害隐患 C:涵洞(管)漏水
接缝渗漏包括堤身与堤基接触面、()、不同材料结合面等处的集中渗漏。
A:堤身与岸坡接触面 B:土石结合面 C:土与混凝土结合面 D:土与钢材结合面
凡是老堤帮宽者,堤坡要(),以利新旧土结合。
接缝渗漏包括()、堤身与岸坡接触面、不同材料结合面等处的集中渗漏。
A:摊铺土层之间 B:土颗粒之间 C:防渗体与保护层之间 D:堤身与堤基接触面
某二级堤防施工过程中,堤基和堤身的单价及各阶段的工程量如表所示,则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堤基及堤身的价款分别为( )元。
堤基和堤身的单价及各阶段的工程量表
A:序号 B:项目名称 C:单价(元/m3) D:招标工程量(m3) E:按施工图纸计算并经监理确认的工程量(m3) F:施工单位实际完成的工程量(m3) G:1 H:堤基 I:I.8 J:J.120 K:K.90 L:L.100 M:M.2 N:N.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