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依据规定,药库内的湿度是

A:药库内的湿度为35%~40% B:药库内的湿度为45%~50% C:药库内的湿度为45%~75% D:药库内的湿度为70%~75% E:药库内的湿度为80%一85%

女性,35岁,自觉晨起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发僵一年,6个月后出现关节肿痛及活动受限。给予消炎痛(吲哚美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金盐制剂治疗未见效,且病情恶化,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及不规律发热,近一个月来出现双腕,肘,膝关节肿痛和运动障碍,化验类风湿因子阳性,第一小时末zongR120mm,CRP升高。

下列关于类风湿因子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正常人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 B:其滴度与类风湿病情活动性,严重性无关 C:是一种IgM型的自身抗体 D:在慢性感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中可出现阳性 E:类风湿因子阴性可以排除类风湿关节炎

某患儿,出生3天,因脐部被尿液浸湿,脐部渗水,浸渍不干。诊断为

A:脐湿 B:脐疮 C:脐风 D:脐血 E:脐突

某患者女性,45岁,自觉清展两手指间和掌指关节强直,4个月后运动时疼痛和肿胀。给予阿司匹林、其他的非固醇类抗炎药和金制剂等治疗均未见效,且病情渐恶化,出现乏力、食欲缺乏、体重减轻及不规律发热,两肘关节有运动障碍,血清r-球蛋白升高,类风湿因子(++),ESR60mm/第1小时末,CRP升高

一般抗风湿药治疗无效的主要原因是

A:有并发症的风湿性疾病 B:体质差异 C:病情属中晚期、关节变形、病情呈进行性加剧、顽固的炎症 D:抗风湿药选择和用法不当 E:为非风湿性疾病

某患者女性,45岁,自觉轻展两手指间和掌指关节强直,4个月后运动时疼痛和肿胀。给予阿司匹林、其他的非固醇类抗炎药和金制剂等治疗均未见效,且病情逐渐恶化,出现乏力、食欲缺乏、体重减轻及不规律发热,两肘关节有运动障碍,血清 r- 球蛋白升高,类风湿因子(++),ESR60mm/第1小时末,CRP升高

一般抗风湿药治疗无效的主要原因是

A:抗风湿药选择和用法不当 B:病情属中晚期、关节变形、病情呈进行性加剧、顽固的炎症 C:体质差异 D:为非风湿性疾病 E:有并发症的风湿性疾病

某女,46岁,自觉清晨两手指间和掌指关节强直,4个月后运动时疼痛和肿胀。给予阿司匹林、其他的非固醇类抗炎药和金制剂等治疗均未见效,且病情渐恶化,出现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及不规律发热,两肘关节有运动障碍,血清γ-球蛋白升高,类风湿因子(++),ESR60mm/第1小时末,CRP升高。

一般抗风湿药治疗无效的主要原因是

A:为非风湿性疾病 B:有并发症的风湿性疾病 C:体质差异 D:抗风湿药选择和用法不当 E:病情属中晚期、关节变形、病情呈进行性加剧、顽固的炎症

某女,65岁,时发水泻,历时3年。就诊时正值盛暑,每日水泻3~4次,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水滑,脉沉。医师振为脾虚水湿不运之泄泻,处方为炒白术、茯苓、猪苓、炒泽泻、陈皮、炒车前子、炒山药,水煎服。服药7剂,水泻遂止,倦怠乏力、畏寒肢冷有所改善。

3个月后,该患者又来就诊。自诉大便塘泄1周,日3~4次,倦怠乏力、畏寒肢冷明显加重,舌淡苔白,脉沉。医师诊为脾虚水湿不运,兼脾肾阳虚,遂去原方中的炒车前子,加补骨脂、炮姜。连进7剂,泄泻得以缓解。医师加用补骨脂,是因其能( )。 

A:补肾壮阳,益阴止泻 B:补肾养血,温胃止泻 C:补肾健脾,升阳止泻 D:补肾壮阳,温脾止泻 E:补肾燥湿,益气止泻

患儿,出生3天。因脐部被尿液浸湿,脐部渗水,浸渍不干。诊断为()

A:脐湿 B:脐疮 C:脐风 D:脐血 E:脐突

下列属于“五想五不干”内容的是()。

A: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 B: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 C:安全工具不配备不干 D: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