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5岁4个月,因“皮肤淤点,淤斑10+d”在当地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不佳转来本院。当地初诊时血常规仅显示血小板减少。查体:T37.1℃,P110次/min,R25次/min,BP88/56mmHg;轻度贫血貌,皮肤偶见陈旧性淤斑,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检查无异常,肝,脾不大。

目前诊断主要考虑(提示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染色体正常,没有病态造血现象。)

A:急性白血病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F:巨核细胞减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各种疾病,请选择剂量与治疗法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大剂量突击疗法 B:小剂量替代疗法 C:一般剂量长期疗法 D:隔日疗法 E:局部外用

重金属检查中若供试品有色,用来调色的溶液是

A:澄清度标准液 B:重铬酸钾,硫酸铜,氯化钴混合溶液 C:稀焦糖溶液 D:铬酸钾,硫酸亚铜,氯化钴混合溶液 E:浊度标准液

溶液颜色检查采用的标准液是

A:澄清度标准液 B:重铬酸钾,硫酸铜,氯化钴混合溶液 C:稀焦糖溶液 D:铬酸钾,硫酸亚铜,氯化钴混合溶液 E:浊度标准液

以下杂质检查采用的标准溶液是

溶液颜色检查中采用的标准比色液

A:比色用氯化钴液,比色用硫酸铜液,比色用重铬酸钾液组成的混合溶液 B:比色用氯化钴液,比色用硫酸铜液,比色用铬酸钾液组成的混合溶液 C:硫酸肼溶液和乌洛托品溶液配成的浊度标准液 D:硫酸肼溶液和亚甲胺溶液配成的浊度标准液 E:稀焦糖溶液

某科技公司送检其生产的葛根黄酮软胶囊,内容物为黄褐色油状物;毒理学安全性实验已通过;规格:500mg/粒,80粒/瓶;推荐剂量:每日二次,每次2粒,检验要求:对化学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关于剂量分组及实验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处死前无需禁食 B:以色拉油作为溶剂,配制成111mg/kg.333mg/kg.1000mg/kg三个剂量组 C: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0天,必要时可适当缩短 D:给予受试样品结束时,用无水乙醇(分析纯)造模 E:实验至少应设三个剂量组.一个模型对照组和一个阳性对照组 F:实验至少应设三个剂量组.一个空白对照组和一个模型对照组 G: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0天,必要时可适当延长 H:用无水乙醇(分析纯)造模成功后,分组给予受试样品 I:以水作为溶剂,配制成111mg/kg.333mg/kg.1000mg/kg三个剂量组 J:动物处死前需禁食

某男性患者,18岁,近日发热、肌肉痛,后迅速出现皮肤大片瘀斑,头痛,意识紊乱,少尿,尿色加深,溶血性贫血,诊断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该患者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的原因是

A:血小板破坏增多 B:血小板生成减少 C:血小板脾内滞留过多 D:血小板消耗过多 E:血栓性疾病、

某男性患者,19岁。近日发热、肌肉痛,后迅速出现皮肤大片瘀斑,头痛,意识紊乱,少尿,尿色加深,溶血性贫血,诊断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该患者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的原因是

A:血小板破坏增多 B:血小板生成减少 C:血小板脾内滞留过多 D:血小板消耗过多 E:血栓性疾病

毒理学鼻祖Paracelsus提出"剂量决定毒物",即所有物质都有一定毒性,惟有剂量能区别毒物。因此,自毒理学诞生之日起,剂量-效应(反应)关系便是研究的核心

为通过数学的方法更加准确地计算LD等参数,通常将S型剂量一反应曲线进行转换,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纵坐标标识单位为反应频率时,对称S型曲线变为直线 B:纵坐标标识单位为概率单位时,对称S型曲线变为高斯曲线 C:纵坐标标识单位为概率单位时,非对称S型曲线变为直线 D:横坐标剂量单位为对数时,对称S型曲线变为直线 E:纵坐标标识单位为概率单位同时横坐标剂量单位为对数时,非对称S型曲线变为直线

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油的大剂量药物宜制成().

A:气体型注射剂 B:溶液型注射剂 C:乳剂型注射剂 D:混悬型注射剂 E:注射用无菌粉末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