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行为侵害的具体事物或具体的人是
A:犯罪对象 B:犯罪行为 C:犯罪客体 D:犯罪主体 E:犯罪主观
影响犯罪行为方式是隐蔽还是公开的是()
A:犯罪行为的动力机制 B:犯罪行为的运作机制 C:犯罪行为的抑制机制 D:犯罪行为的评估机制
关于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往往会发生重合 B:犯罪行为的后果是对受害人的补救 C:侵权行为的结果是对行为人实施惩罚 D:追究了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后就不再继续追究其民事侵权责任
犯罪行为不是合法行为,故意杀人是犯罪行为。故此可推出( )
A:故意杀人不是合法行为 B:有的犯罪行为是合法行为 C:不是犯罪行为一定合法 D:不合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
对下列犯罪行为分析正确的是( )。
A:李某为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机密档案的管理工作,其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根据刑法规定应对其按叛逃罪的规定从重处罚 B:保险受益人王某将被保险人杀害后,骗取保险金的行为,不应数罪并罚,而应按保险诈骗罪从重处罚 C:张某组织了某黑社会性质的暴力团伙,实施了抢劫、杀人、绑架等多起恶性暴力案件,对于其犯罪行为应当按照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定罪量刑,又有其他犯罪行为的,依照该罪的规定从重处罚 D:周某从境外走私一批货物到我国境内,被我国海关检查人员发现,在对该批货物扣押过程中,周某打伤两名扣押人员,并对扣押人员进行威胁。对周某的行为不能数罪并罚,应按牵连犯的规定,按走私罪从重处罚
关于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就是犯罪行为 B:犯罪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但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一定是犯罪 C: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但不予以刑罚处罚 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
犯罪行为达到既遂状态的标准是( )。
A:犯罪分子达到犯罪目的 B:犯罪分子完成犯罪行为 C:犯罪行为导致客观危害结果 D:犯罪行为完全符合法定犯罪构成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