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在评价员工时,将员工分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和"不合格员工"三类,通常三类员工的比例分别为10%,85%,和5%,在绩效考评末期,部门主管通常与员工有一次正式的评价会见,对于不合格员工,给予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并提醒如果其不提高业绩将会有被解雇的风险,同时,公司每年对部门主管开展绩效评价的培训,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关于绩效反馈与面谈说法错误的是( )。
A:绩效考核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终结,主管人员还需要就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员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 B:通过绩效反馈面谈,员工可以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和需要完善的方面,与主管共同探讨绩效改进的方法,了解主管和企业对自己的期望 C:通过绩效反馈与面谈,主管也可以从中了解员工的实际情况,以便对其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指导,促进其绩效的提升 D:绩效面谈的内容是员工的人格问题,着眼点是过去
由于近来经营情况欠佳,某公司总裁决定由人力资源部对本公司部门经理及其以上的干部实施绩效考核。到了月末,公司研发部经理M先生收到一份绩效考核表,并要求其填写。M先生对绩效考核不甚了解,同时对绩效考核的目的也有些想法。由于担心考核结果会对自己不利,他在"工作自评"一栏里斟酌了一下,选择了"一般完成"(该栏有"出色完成,较好完成,一般完成,基本完成,没有完成"五个档次)。M先生填好后将考核表交给主管副总经理J先生。J先生认为所谓绩效考核不过是无所谓的文字工作,况且他也不愿得罪人,便在"直属领导考评"一栏中对所有下属都写上了"同意自评意见"。H女士负责绩效考核表的汇总工作。她在汇总时,留意看了"原因分析"一栏,发现生产部,销售部,研发部的说法均不相同。最终,H女士也不知道究竟是谁的责任,况且人力资源部门权力有限,便没去多加过问。最后,H女士对绩效考核表只是作了一个简要汇总后就放入了文件柜,也未采取其他处理措施。这次考核就这样草草收场。
人力资源部门在此次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有( )。
A:没有使参与绩效考核的人员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 B:没有为参与绩效考核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绩效考核的认识 C:没有设计绩效考核指标 D:没有对绩效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加以分析
由于近来经营情况欠佳,某公司总裁决定由人力资源部对本公司部门经理及其以上的干部实施绩效考核。到了月末,公司研发部经理M先生收到一份绩效考核表,并要求其填写。M先生对绩效考核不甚了解,同时对绩效考核的目的也有些想法。由于担心考核结果会对自己不利,他在"工作自评"一栏里斟酌了一下,选择了"一般完成"(该栏有"出色完成,较好完成,一般完成,基本完成,没有完成"五个档次)。M先生填好后将考核表交给主管副总经理J先生。J先生认为所谓绩效考核不过是无所谓的文字工作,况且他也不愿得罪人,便在"直属领导考评"一栏中对所有下属都写上了"同意自评意见"。H女士负责绩效考核表的汇总工作。她在汇总时,留意看了"原因分析"一栏,发现生产部,销售部,研发部的说法均不相同。最终,H女士也不知道究竟是谁的责任,况且人力资源部门权力有限,便没去多加过问。最后,H女士对绩效考核表只是作了一个简要汇总后就放入了文件柜,也未采取其他处理措施。这次考核就这样草草收场。
对该公司绩效考核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A:高层领导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不够 B:人力资源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没有到位 C:员工不能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填写绩效考核表 D:参与绩效考核的人员能力素质不够
某跨国公司有两项主营业务,业务A采取成本领先竞争战略,业务B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公司为制订下一年度各部门的绩效计划,在10月份就开始了绩效目标的沟通,计划到明年1月份最终完成绩效计划的制订。该公司制订绩效计划的程序是:首先由各部门和下属机构提出绩效目标和计划,然后由人力资源部门简单汇总并最终确定。
该公司在制订绩效计划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 )。
A:绩效计划的制订是自下而上进行的 B:公司主管在绩效计划制订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C:上下级之间缺乏对绩效目标和计划的讨论 D:制订绩效计划的时间周期过长
两年前,某企业还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的相关业务由当时的综合办公室承担。最近两年,企业规模增长了十几倍,因而急需加强人力资源工作。由于时间仓促,该企业只是从综合办公室划分出部分人员,组成了人力资源部。这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没有专门学习过人力资源的相关知识,只是换了办公室,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无任何变化。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前面临以下困境:没有针对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没有明确有效的招聘方案,无法满足企业的大量人才需求;仍然沿用原来的组织结构模式,部门或部门成员间工作重叠,造成大量的人才浪费;由于任务不明确,权责不明晰,导致工作中相互推诿,生产效率低下;没有员工培训与发展计划,元老级员工跟不上工作节奏,影响了企业的相关工作开展;绩效考核尤其是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挂钩的政策,几乎遭到了所有老员工的强烈抵触.。
为有效解决该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正确的做法是( )。
A: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养 B: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完全外包 C:设计符合组织特点的人力资源实践系统 D:解散人力资源部
某企业人力资源部采用下列方法对下一年的人力资源供给情况进行预测,供给情况如下表所示。初期人员数量分别为:销售总监20人,销售经理40人,业务主管60人,业务员80人。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采用的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是( )。
A:人员核查法 B:一元回归分析法 C:马尔可夫模型法 D:转换比率分析法
某企业人力资源部采用下列方法对下一年的人力资源供给情况进行预测,供给情况如下表所示。初期人员数量分别为:销售总监20人,销售经理40人,业务主管60人,业务员80人。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下一年销售经理的供应量为( )人。
A:28 B:34 C:60 D:80
在80/20法则中80/20指的是什么()
A:企业80%销售收入和利润来自客户总数的20%客户 B:努力向80%人推销成功率为20% C:努力向80%人推销20%人会购买 D:努力向80%人推销20%人会考虑购买
朱兰的“80/20原则”的含义是()
A:20%的质量问题是由80%的基层操作人员引起的 B:80%的质量问题是由20%的领导引起的 C:只有20%的质量问题来自于基层操作人员 D:只有20%的质量问题来自于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