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人民币的美元汇率进行了一次性调整,从8.2765调整到8.11。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此次汇改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汇率划归传统钉住安排。这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 )。
A:不超过+_1% B:超过+_1% C:不超过+_2.25% D:超过+_2.25%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人民币的美元汇率进行了一次性调整,从8.2765调整到8.11。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汇改后人民币稳中有升,一年的时间里对美元大约升值了1.5%。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因素是( )。
A:国际收支顺差 B:宏观经济局部过热 C: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D:中国人民银行入市买汇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人民币的美元汇率进行了一次性调整,从8.2765调整到8.11。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美元利率为7%,人民币利率为3%,则3个月远期人民币( )。
A:升水1% B:升水2% C:升水4% D:贴水4%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因素有( )。
A: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 B: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 C:提高本国利率水平 D:外汇储备下降
2005 年 7 月 21 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指导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05 年汇改以来截至 2012 年 7 月20 日,人民币五年来已对美元升值 25.05%,实际有效汇率升值 20.28%.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下因素中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是().
A: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 B: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 C:人民币利率不断提高 D:取消出口退税
全球能源观的“全球性”包含哪几层含义()。
A:能源开发的全球性 B:能源配置的全球性 C:能源安全的全球性 D:环境影响的全球性
所谓“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真正含义是().
A:环境问题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已出现 B:即将出现,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环境问题 C:环境问题已经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D:环境问题已经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
全球性包括()。
A:经济全球性 B:社会和文化全球性 C:军事全球性 D:环境全球性
科学技术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一观点表明()
A: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的 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科学技术的进步作用是主要的 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