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公司承包了一工程施工项目,工期6个月。 1.合同中关于工程价款的内容: (1)合同固定总价1600万元; (2)开工前业主向承包商支付的预付款按估计工程价款的20%计算,并在最后两个月平均分摊扣回; (3)业主从第一个月起,从承包商的工程价款中,按5%的比例扣保留金。施工索赔款作为保留金计算基数。 2.每月实际完成工作量情况如下表所示:
3.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1)3月份,由于施工设备出现故障而停工3天,造成窝工10天,承包商计算出的损失额共计8000元; (2)4月份,因业主提供的电源出故障,造成施工现场停电,影响到关键路线施工,总工期因此拖延2天,承包商计算出的损失额为6000元; (3)5月份,出现了罕见的洪涝天气,影响到关键路线施工,工期因此拖延5天,承包商计算出的损失额为9000元。承包商就上述三个事件,分别在事件发生的当月提出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该工程在保修期间发生屋面漏水,业主多次催促承包商修理,但承包商一再拖延,最后业主另请丙施工企业修理,修理费2万元。该笔修理费的处理方式为( )。
A:从承包方的保修金中扣除 B:由业主提出索赔 C:由于业主已自行修理,故费用由业主自己承担 D:由丙施工企业向该工程原承包商结算
某建筑公司承包了一工程施工项目,工期6个月。(1)合同中关于工程价款的内容:①合同固定总价1600万元;②开工前业主向承包商支付的预付款按估计工程价款的20%计算,并在最后两个月平均分摊扣回;③业主从第一个月起,从承包商的工程价款中,按5%的比例扣保留金。施工索赔款作为保留金计算基数。(2)每月实际完成工作量情况如下表所示:
(3)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①3月份,由于施工设备出现故障而停工3天,造成窝工10天。承包商计算出的损失额共计8000元:②4月份,因业主提供的电源出故障,造成施工现场停电,影响到头键路线施工,总工期因此拖延2天。承包商计算出的损失额为6000元;③5月份,出现了罕见的洪涝天气,影响到关键路线施工,工期因此拖延5天。承包商计算出的损失额为9000元。承包商就上述三个事件,分别在事件发生的当月提出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工程在保修期间发生屋面漏水,业主多次催促承包商修理,但承包商一再拖延,最后业主另请丙施工企业修理,修理费2万元。该笔修理费的处理方式为( )。
A:从承包方的保修金中扣除 B:由业主提出索赔 C:由于业主已自行修理,故费用由业主自己承担 D:由丙施工企业向该工程原承包商结算
某村2008年全村人平均年纯收入为1200元,2009年农民按农业承包合同中有关条款规定向村集体经济组织上交的村提留乡统筹费共计每年每人平均70元。按标准工日计算,2009年全村每个农村劳动力实际承担农村义务工14个,劳动积累工25个。按规定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可由农民自愿申请以资代劳,当地每个工日价格为10元。当地乡政府统一规定:由村民委员会收齐后上交乡有关部门统一管理使用。其中劳动积累工按乡政府规定,统一用于公路两旁的植树造林。请据《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中的有关条款,以及农民负担审计的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农民负担管理的有关规定,农民所上交的两工以资代劳款应由_______。
A:乡政府管理和使用 B:乡农经站管理和使用 C: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 D:村民小组管理和使用
农业、林业、牧业、渔业、采矿业和建筑业属于三次产业分类法的()。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工业是采矿业、制造业和()三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的总称
A:建筑业 B: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C:房地产业 D: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工业是由()、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的总称。
A:建筑业 B:金融业 C:采矿业 D:房地产业
已知某地区某年有关资料如下:农业总产出为24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80亿元;工业总产出为70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500亿元;建筑业总产出为30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180亿元;运输邮电业总产出为22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140亿元;贸易、餐饮业总产出为20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100亿元;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为18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60亿元;非盈利性服务业经常性费用支出为70亿元,固定资产价值为200亿元,虚拟折旧费按固定资产价值的5%计算;全地区劳动者报酬为640亿元,固定资产消耗为80亿元,生产税收入为200亿元,生产补贴为120亿元,营业盈余为60亿元。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工业包括()。
A:采矿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2007年我国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劳动力需求占劳动力总需求的比重之差是( )。
A:33.6% B:36.2% C:38.9% D:39.2%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题。
为反映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了解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政策环境以及企业家对创新的认知程度,国家统计局近期对我国工业企业的创新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009—2011年间,全国开展创新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8.6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8%。其中大型企业中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83.5%,中型企业为55.9%,小型企业为25.2%。
分行业看,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较为密集的行业主要分布在医药制造业(63.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0.9%),专用设备制造业(46.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6.5%)等高技术或中高技术行业。传统制造业及非制造业工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如纺织业为24.2%,采矿业为12.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为15.7%。
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本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28%、31.6%和9.6%,东部地区虽然低于中部地区,但东部地区开展创新活动企业的数量达到6.1万家。
创新经费来源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所映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调查结果表明,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经费中,企业资金占82.8,金融机构贷款占9.3%,政府资金占3.4%,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分别占0.8%和3.7%。
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39606.1亿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2.7%;新产品出口额为8686.8亿元,占当年全部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11.9%。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分别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1002.4亿元、10404.5亿元和8199.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6%、11.1%和7.7%。
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较为密集的行业主要分布在()。
A:纺织业 B: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 C:医药制造业 D:采矿业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题。
为反映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了解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政策环境以及企业家对创新的认知程度,国家统计局近期对我国工业企业的创新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009—2011年间,全国开展创新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8.6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8%。其中大型企业中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83.5%,中型企业为55.9%,小型企业为25.2%。
分行业看,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较为密集的行业主要分布在医药制造业(63.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0.9%),专用设备制造业(46.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6.5%)等高技术或中高技术行业。传统制造业及非制造业工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如纺织业为24.2%,采矿业为12.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为15.7%。
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本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28%、31.6%和9.6%,东部地区虽然低于中部地区,但东部地区开展创新活动企业的数量达到6.1万家。
创新经费来源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所映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调查结果表明,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经费中,企业资金占82.8,金融机构贷款占9.3%,政府资金占3.4%,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分别占0.8%和3.7%。
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39606.1亿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2.7%;新产品出口额为8686.8亿元,占当年全部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11.9%。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分别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1002.4亿元、10404.5亿元和8199.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6%、11.1%和7.7%。
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较为密集的行业主要分布在()。
A:纺织业 B: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 C:医药制造业 D:采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