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游击战的战略意义包括()。

A: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辅助作用 B: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C: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D:在战略防御阶段,为抗战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1938年5月,__发表了()一文。该文从战略高度,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地位、作用,以及在抗日游击战争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与正规战争相配合、建立根据地、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向运动战发展、正确的指挥关系等一系列具体的战略问题。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论抗日游击战争》 C:《论持久战》 D:《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抗战初期敌后游击战争的作用有()

A:配合了正面作战 B: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力 C:对日军后方构成战略威胁 D:彻底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__认为游击战争中具有()

()年初,切·格瓦拉发表了《游击战》、《游击战:一种手段》等著作。

A:1960 B:1961 C:1962 D:1963

游击战具有正规战不能相比的许多优越性,但游击战不能决定战争的最后命运。

__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的根据是()

A:中国在较长时期内敌强我弱的特点 B:人民军队的绝大部分是穿着__的农民 C:游击战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 D:中国的地理环境便于开展游击战,不适合大规模的阵地战

从1939年初起,国民党政府陆续编写了《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游击战纲要》等文件和书籍,分发给各战区、各军事学校,用于研讨游击战;还在南岳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这表明()。

A:国民党政府放弃了正面战场抗战 B:当时国共两党加强了军事合作 C:国民党政府认识到敌后游击战的价值 D:国民党抗战战绩卓著

人民游击战争的十六字诀是()。

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敌驻我扰,敌退我追

游击战争的“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